国道1号竹北交流道周边交通尖峰时段经常壅塞,县府去年11月在23处路口完成智慧交控系统,车辆通往竹科能缩短18%的行车时间,日前获得国际数据资讯公司(IDC)第九届「未来企业大奖─智慧城市类别-最佳互连城市奖」台湾得主,将代表台湾逐竞IDC亚太大奖。
县府行政处长周秋尧指出,IDC举办的「未来企业大奖」,过去九届获奖的都是六都,新竹县今年提出「竹北交流道周边智慧交通理控制系统建置计画」参赛,运用智慧交控解决新竹县、市核心的交通问题,是获得「最佳互连城市奖」的主因,也是非六都唯一获奖县市,将与亚太9国竞逐最大奖。
交旅处长戴志君表示,竹北交流道周边道路上午交通尖峰时段,每小时约有11000到12000车辆涌入,往新科方向尖峰每小时约有2300辆车,超过每小时1800车的容量,以往用警力在路口操控号志,周边道路及路口还是壅塞,上交流道需要花近30分钟。
交旅处推动竹北交流道周边智慧交控,去年11月在23处路口建置完成etag、摄影机及车流侦测设备完,形成整体的智慧交控路网,分析发现能减少上班族18%的通勤时间,对上班族而言,基本上多能准时到达公司。
县警局交通部长魏才淋说,以往竹北交流道周边每天都要派12名警力,用手控号志引导交通,不能了解其他路口的车流状况,改为智慧交控后节省3分之1警力,每天只要7名警力执行路口净空勤务,交通真的比以往顺畅很多。
戴志君指出,交通部核定4300万元,将在国1新竹路段包括竹北、公道五、光復路、新安路及园区二路等5个交流道周边道路,建置跨域智慧交控系统,让智慧交控首次进入园区,预定年底发包,明年底建置完成,园县市共同合作,透过即时智慧号控及交通资讯的发布,改善大新竹区域国1号廊带交通壅塞问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