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是不少人的最爱,但吃多了又担心胆固醇过高,中医师王大元表示,相较于牛、羊、猪肉而言,海鲜的油脂量少,且海鲜多为不饱和脂肪酸,适量食用,反而可降低坏的胆固醇(即低密度胆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但他也提醒,民眾吃海鲜时,要避开头部与内臟,以减少胆固醇的摄取。
王大元在其脸书粉专「元气中医师 王大元」表示,海鲜相较于牛、羊、猪来说,油脂量较少,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且海鲜含有微量营养素,例如铁、锌、硒、碘、钙、磷、维生素A、维生素D等,以及Ω-3 不饱和脂肪酸(DHA和EPA),有益智力发育和肌肉生长。
他表示,不少人认为海鲜胆固醇很高,但事实上,人体合成的胆固醇多寡与食物的「升胆固醇指数(CSI)」有关,算法为「0.05×胆固醇(毫克)+1.01×饱和脂肪酸(公克)」,指数愈高,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也愈高。
以动物性脂肪为大宗的「饱和脂肪酸」才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因,而非虾油、鱼油或海鲜这类「不饱和脂肪酸」,适量吃海鲜可以减少坏的低密度胆固醇(LDL),降低心血管风险。但他也提醒,吃海鲜时,应避开头部和内臟,减少胆固醇摄取。
王大元强调,「饱和脂肪酸」才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因,而非「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以动物性脂肪为大宗(例如猪油、牛油等),植物性和海鲜类(虾油、鱼油)多为不饱和脂肪酸,适量摄取可以减少坏的低密度胆固醇(LDL)。
所以像是鱼贝虾蟹或花枝小卷等,虽然看起来胆固醇很高,但它们的「饱和脂肪」偏低,CSI值较低,能够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若想要吃得健康,要记得避开海鲜的头部和内臟,像是虾头、鱼头或内臟等部位。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