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癌症基金会携手远雄人寿办理癌症家庭子女奖助学金颁奖典礼,助120位高中、大学学子求学不中断。(台湾癌症基金会提供/林周义台北传真)
台湾癌症基金会携手远雄人寿办理癌症家庭子女奖助学金颁奖典礼,助120位高中、大学学子求学不中断。(台湾癌症基金会提供/林周义台北传真)

癌症连续41年蝉联台湾10大死因之首,全国已有超过80万个癌症家庭。根据国健署2020年统计资料,国内罹癌人数再攀新高,已达12万1979人,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每3名癌友之中,就有1人是中壮年,为家庭的经济支柱。来自身心障碍者家庭的刘同学,家中的经济都靠新住民母亲一肩扛起,但在母亲罹癌后,家庭陷入困境,深知自己责任的她,不畏困境考上台大医学系,只盼日后能回乡服务。

台湾癌症基金会执行长赖基铭说,癌症已不再是老年人的疾病,中壮年罹癌人口不少,其中40~59岁癌症新发生人数为3万9001人,每3个人当中就有1位中壮年。根据2022年内政部统计资料,全台妇女头胎平均年龄为31.43岁,平均而言,45~59岁时其子女多是高中、大学时期。此年龄层民眾,多为家庭多重角色,肩负家中经济支柱及主要照顾者,一旦罹患癌症,将会大大影响家庭生活及子女的求学之路。

为帮助癌症家庭的子女求学不中断,台湾癌症基金会携手远雄人寿,连续13年办理「台癌X远雄人寿癌症家庭子女奖助学金」。远雄人寿总经理赵学欣说,13年来,远雄已帮助近1000位高中、大学学子,颁奖典礼也邀请今年入选奖助学金的学子们一同到场,其中邀请了4位同学作为代表进行分享。

刘同学的爸爸、哥哥都是身心障碍患者,家中经济由印尼新住民妈妈一肩扛起。小时候,爸爸总是以极大的嗓音和自己说话,周遭总有许多光投射过来,同学总是说爸爸怪怪的,才意识到自己的爸爸与其他人不一样。而来自印尼的妈妈来,说着口音重的台语,他人听不懂妈妈想表达的意思,总需要刘同学帮忙解释。小时候的她非常不理解父母,觉得环境中充满不公平的对待。

回忆小时候,刘同学说,因家里穷困,从没参加过校外教学,当小六毕旅将至,还难过地向妈妈抱怨。隔天妈妈突然拿出一大袋沉甸甸的零钱,这是妈妈省下的钱一点一点存起,顿时体会妈妈一直在默默付出。从那时起,她开始瞭解自己对这个家的责任,学会了体谅与包容。

「虽然我们没办法给予很好的物质生活,但也不要羡慕他人,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爸爸妈妈所说的话,大大的影响了刘同学的为人处事,刘同学的妈妈今年确诊为肝门部胆管癌,家中的经济状况陷入困境,但仍未浇熄她认真向上的心。目前正就读台大医学系的刘同学坚定地说,即便深处劣境,仍会以永不浇熄的热情突破难关,希望未来完成学业取得证照之后,能够回馈养育自己成长的家乡。

今年的「癌症家庭子女奖助学金」,共有120位同学受奖。赖基铭表示,癌症影响的不仅是癌友本身的身心状况,还有整个家庭的运作,其中癌症所需要负担的费用,会为整个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且多数家中子女处在求学阶段,如因「癌症」中断求学之路,对孩子来说,也会失去追求梦想的机会。赵学欣说,奖助学金不仅是台湾癌症基金会对于癌症家庭子女的关注,也是在地爱心企业远雄人寿对社会的回馈,为学子们面对困境仍坚持不放弃的精神、积极求学的态度给予最大的肯定。

#癌症 #奖助学金 #新住民 #医学系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