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秀林乡「崇德考古遗址」出土文物中,有一颗来自南亚印度千年红色玻璃珠,飘洋过海被交易到台湾,可说是史前贸易版图新发现;县议员程美莲今质询说,未来「苏花安」拟设崇德服务区,建议可纳入出土文物展馆,文化局长吴劲毅赞同,会跟中央协调,促成合作可能性。
程美莲说,崇德遗址位于立雾溪河口左岸河阶台地,靠近秀林乡崇德村上崇德聚落及附近区域,周边有崇德、下砍、下砍二、富世、等7处考古遗址,面积约8公顷、700多笔土地。与当地原住民村落沟通协调下,今年8月採纳考古遗址,通过将原来8公顷分级监管。当地村民如果盖房子,也必须提出申请「试掘」。
程美莲说,崇德遗址出土文物丰富,其中送到美国鑑定的一颗长小巧玲珑的红色玻璃珠,判定约为距今1000多年前的铁器时代中期,她说,崇德领域部分在国家公园,过去在此出土文物会被送到国家公园展示,建议可以在北区规划类似文物馆展。
她提到,正在规划的「苏花安」计划案中,要在崇德台地设置服务区,建议文化局研究是否争取设置出土文物展示馆,展现当地考古文物,此外,她也要求,崇德遗址区域民眾若要盖屋,必须申请由考古人员试掘,她要求县府编足经费,不该由村民负担。
文化局长吴劲毅表示赞同,他说,这颗出土玻璃珠来自东南亚,不过依其材质、化学成分及烧制技术,有类似相同成分出土的物品均来自印度南方,代表当时史前贸易途径幅度广阔,从印度南方依照海路一路到台湾,可说是花莲史前贸易途径新发现。
吴劲毅说,崇德地区几个遗址在考古学上都很特殊,未来苏花安休息站,有空间可以做展览,甚至休息站设计融入遗址元素,他都是非常支持,看后续跟中央协调有没有可能性,会全力帮忙。
目前崇德遗址陆续有4处做试掘或抢救,标本数量约有上千件,现在在台大人类学系或考古博物馆,试掘研究单位整理完毕、研究完成后,标本会回到花莲。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