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中山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教授陈威翔团队独创倒极式电透析技术(electrodialysis reversal,EDR),协助日月光半导体公司成功将30%的工业废水转化为符合再利用标准的水质,不仅减少对环境的衝击,更有助于节约珍贵淡水资源,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环工界将水资源分成上水、中水、下水,人们平常用来饮用、沐浴的乾净自来水源称作「上水」,雨水、家庭污水、事业废水称为「下水」,「中水」介于2者之间,又称为再生水、回收水,不可饮用,常用于「非接触用水(不直接接触人体)」,如冲马桶、洗车、浇花等。
陈威翔指出,全世界淡水资源匮乏,加上人类发展快速,水资源的污染速度也成正比成长,「中水」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永续发展的前提下,中水回收再利用技术已成为近年来产官学界关注的重要领域。在新加坡与澳洲部分地区,中水甚至被实际运用到可饮用的程度。
研发团队表示,处理中水遇到的最大挑战,便是在过程中会产生部分高浓度排放水,关键课题即尝试在不影响原有中水处理效能的前提下,找出有效降低浓排水量,以降低环境衝击的可能策略。
为此,团队与日月光半导体携手合作,以「降低30%原有中水浓排水量」为目标,对中水回收系统个别阶段进行详尽的水质分析与参数评估,配合EDR的应用,选择最佳技术切入点,设定浓排水经EDR处理后的回流标准的操作策略,打造出可配合不同情境的专属中水浓排水减量方案,以最适条件提升中水的回收再利用效率。
研发团队期望未来能延续产学合作形成强大协同效应,结合学界技术研发和业界应用试验的优势,进一步推动中水回收再利用领域的突破,同时藉由实现自家厂区废水回收再利用的目标,同步提升台湾产业界,在水资源永续利用方面的水准与发展。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