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社会近年出现的「大麻」烦,已进入大学校园。据教育部今年前四月统计,大麻已窜升至学生滥用药物的第二名,仅次于K他命。毒物专家及医生向CTWANT记者表示,「大麻的成瘾性比香菸还高,若青少年开始吸食,成瘾率更高,会严重伤害大脑,使青少年智商下降,容易情绪不稳、忧郁,罹患思觉失调症的机率增加6倍!」

麻烦的是,「大麻急性期症状不明显,因此难被察觉,造成吸食黑数甚多。」专家建议家长,平日可注意孩子身上是否有异味、交友状况、情绪行为有无异常,才能及早将孩子拉离「麻害」。

去年5月7日基隆海关查获走私大麻花456公斤,为史上查获最大宗的大麻花走私案件;同年9月20日桃园地检署查扣大麻4,218株,是史上查获规模最大的大麻植栽场。根据臺湾高等检察署统计,近4年来查获的大麻重量暴增近8倍,查获的大麻株也增加近7倍,大麻流向台湾各地,其中也包括校园。

教育部学生事务及特殊教育司科长张惠雯在一场针对青少年大麻防治的论坛中指出,大麻在2021年是学生药物滥用的第5名,占7.71%;但到今年(2023年)1到4月统计,已前进到第2名,占14.29%,仅次于K他命。张惠雯分析,可能与台湾人喜欢前往旅游的泰国,近年将大麻合法化,可近性增加;加上近年屡有公眾人物「呼麻」事件登上新闻版面,都易使青少年受到影响。

「一名20多岁的年轻男生吸大麻被捕,律师建议他来检测大麻浓度,藉此证明自己并非惯犯,所以来医院门诊谘询。」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毒物科主任洪东荣说,这个年轻人私下坦承,其实他已经吸食大麻一段时间,被查获当天,刚好朋友身上有带大麻,所以便一起分享吸食。「年轻人说,吸的时候会感觉昏昏的,眼前事物彷佛暂停一般。」

国教行动联盟理事长王瀚阳表示,学生取得大麻的管道相当多元,尤其从网路上取得更是方便。「从国外网站上购买最为常见,只要留讯息询问就能买到,另外,社群上也可询问购买,还有一些人到国外直接买回来。」王瀚阳说,原本很多国内消费网站也有贩售,后来国教盟不断检举才下架。

其实就算学生不主动购买,药头们也会伺机而动。在新店溪右岸有许多学校聚集,是知名的消费商圈,一家酒吧的老板私下透露竟有药头混在客人中企图贩售大麻,还询问是否能介绍想买的客人,「我立刻拒绝,而且赶紧找藉口支开他」,但由此可见学生的生活圈中随时都有大麻诱惑。

这位老板表示,药头穿着新潮、身上有刺青,很容易让年轻人觉得「酷」,再加上很多年轻人在国外试过大麻,也听闻国内在推动大麻合法化,所以自然就不会排斥大麻,也不觉得吸食有多严重。据了解,目前黑市上大麻以10克为1单位,1克市价约1300到1800元。

洪东荣说,其实人体本来就有「大麻接受体」,分布在大脑与中枢神经系统,而人体会分泌一种类大麻物质,再与大麻接受体结合,让人自然地感觉欢乐与愉悦。「但如果吸食大麻,大麻接受体就会一直被刺激,长期下来就会改变大脑的各种功能,最常见的就是认知、判断力、情绪等等。」

高检署认为大麻查缉量以倍数增加,但检察机关侦结施用大麻人数却未明显相对提高,显见施用大麻黑数偏高。图为行政院院长陈建仁巡视查缉毒品成果。(图/黄鹏杰摄)
高检署认为大麻查缉量以倍数增加,但检察机关侦结施用大麻人数却未明显相对提高,显见施用大麻黑数偏高。图为行政院院长陈建仁巡视查缉毒品成果。(图/黄鹏杰摄)

卫福部嘉南疗养院成瘾司法精神科主任李俊宏曾分享一位女大生案例,这个女生从17岁起接触大麻,常和朋友聚会时一起吸食,持续3~4年后开始出现幻听、幻觉,常觉得有人跟她说话。李俊宏说,长期吸食大麻罹患思觉失调症风险为一般人的6倍,且吸食大麻的成瘾率为9%,但如果从青少年阶段就开始吸食,成瘾风险便增加到17%。

洪东荣说,千万不能轻忽大麻的成瘾性,再加上它会造成忧郁、情绪不稳定,所以对人体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很多人以为大麻跟香菸一样,事实上它的成瘾性是香菸的好多倍以上,除了会伤害大脑之外,所有香菸的毒害,大麻一样也没少,等于有双倍的害处!」

但因为吸食大麻的急性期症状不明显,所以不仅警察难查获,医院急诊室也不常见,就连臺湾高等检察署也公开承认「黑数相当多」。洪东荣建议家长从「气味」着手,因为大麻会散发一股独特的味道,不同于香菸,所以家长若发现孩子身上经常有奇怪的味道,还有交友圈出现变化,以及近来情绪起伏很大、行为衝动,就要特别留心孩子是否接触大麻,及早发现才能尽快把孩子拉回正轨。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保护自己、远离毒品!

更多 CTWANT 报导

#大麻 #查获 #吸食 #学生 #香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