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常见呼吸道疾病,2013年成为国人第七大死因。65岁的林先生,7年前开始出现呼吸喘、咳嗽有痰、胸闷、胸痛等症状,检查后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併严重肺功能不全,想呼吸都得依赖高浓度氧气,药物控制无效,反覆气胸发作,频繁住院。日前终于等到大爱捐赠肺臟,三军总医院医疗团队花费10小时手术,顺利完成双侧肺臟移植手术。
肺阻塞已经成为害国人短命的主要杀手之一,卫福部2009年统计资料显示,肺阻塞可造成70岁以下病患生命年数损失约11年,吸菸是肺阻塞最主要的病因。
三军总医院胸腔外科医师郭彦劭表示,一旦慢性阻塞性肺病进展到末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就得考虑安排手术以改善肺部功能。手术分为肺气泡切除术、肺容积缩减手术、肺臟移植等,而肺臟移植手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质及功能,让患者重获新生,但却是一肺难求。
65岁的林先生是一个30多年菸龄的老菸枪,本身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还没换肺之前,肺功能用力呼气一秒量仅14%,今年4月经医疗团队与林先生及家属讨论后,决定登录移植等候名单,幸运在今年中秋连假前夕,接获有一位脑伤的39岁男性大爱肺臟器官捐赠通知,三军总医院肺移植团队立即启动,进行资讯确认、血液及淋巴球交叉配对等术前准备。
最后经过一夜整备,隔日上午由胸腔外科主任黄敍恺率队至取回器官,团队採双侧开胸而非传统大伤口术式,最后歷时近10小时完成移植手术,创下院内首例,也是军医体系第一例。
郭彦劭说,移植手术完成后需使用抗排斥药物,减少免疫系统功能,以达到抗排斥的效果,不过也会增加感染机会,由于林先生术前未接种COVID-19疫苗,在移植两天后确诊COVID-19,除了使用叶克膜外也投以抗病毒药物,所幸后来恢復良好,目前已转入普通病房。
黄敍恺表示,肺臟移植是末期肺病最后一线的治疗,也是胸腔外科非常具挑战性的手术,由于脑死病人肺臟功能较难维持,捐赠器官取得不易,受限于捐赠器官来源短少,要取得肺臟移植医师资格必须出国受训,该院先后由郭彦劭、黄才旺分别前往多伦多、美国等顶尖肺臟移植医院受训,返国后整备肺移植团队,今年9月29日顺利完成首例肺臟移植手术,为该院在移植医学领域写下重要里程碑。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吸菸有害健康!戒菸专线:0800-636363。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