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国人死因之首,儘管现在已有手术、化放疗、标靶药等方式帮助续命,但不少病人因为严重副作用而受苦,甚至被迫中断治疗,影响预后和存活率。一名57岁男性接受大肠癌手术和放化疗后,每天排便次数高达10到20次,因为渗便而影响生活,晚上更是频频跑厕所而中断睡眠,透过中医辅助治疗后,症状大有改善,终于可以一夜好眠。
「中医介入癌症治疗可以说是一条龙。」中医师黄颂俨表示,病人住院接受手术治疗时,可透过中西医合疗改善术后副作用;当病人转到门诊治疗追踪时,可以持续接受中医治疗。他的门诊中不乏存活超过5年的癌症病人,显示治疗后病况稳定。
中国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院长顏宏融表示,临床上接受中西医合疗的癌症患者以乳癌、淋巴癌、血癌、大肠癌、肺癌患者最多。他的研究团队曾在在国际期刊《整合癌症医疗》(Integrative Cancer Therapies)发表研究指出,癌症病患透过中西医共治合併使用中医治疗,可以减少31%的死亡率。
黄颂俨分享一名57岁男性大肠癌患者的治疗经验。患者接受手术和化疗后,持续在外科追踪,但最大的困扰是每天排便高达10到20次,还有渗便问题,每次解便成形量很少,晚上因为频繁便意而中断睡眠超过10次,平时还很容易腹胀、肠鸣,严重影响生活品质。
黄颂俨说,这位病人很愿意配合医师,把排便时间次数都完整记录下来,帮助医师做更精准的治疗。经过评估后,中医师採用健脾温中、益气升阳、涩肠止泻的治疗原则,一段时间后顺利缓解症状,白天解便次数下降到5到8次,少则2到3次,晚上解便次数也只剩1到2次,症状大幅改善。
目前健保补助「中医癌症患者加强照护整合方案」,包括癌症患者西医住院中医辅助医疗计画、7项特定癌症患者中医门诊加强照护计画,癌症患者中医门诊延长照护计画。中医师公会全联会理事长詹永兆表示,7项特定癌症包括乳癌、肝癌、肺癌、大肠癌、胃癌、摄护腺癌、口腔癌,但其他癌症患者一样可以就近到医院或诊所寻求中医协助。
詹永兆表示,今年1到7月癌症患者中医门诊加强照护计画共服务1.4万人,全台358位医师、133家院所参与。他强调,中医癌症治疗相关经费会逐年增加,今年共有2.45亿元,明年会增加2000万元,提升到2.65亿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