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馆为让青年学子更加亲近高雄市无形文化资产,于2023年与高雄女中114级、115级「艺术柯南」特色选修课程合作,邀请八组高雄市无形文化资产保存者参与课程,雄女师生透过参访、示范讲座及访谈,以保存者的人生故事为题创作绘本,在2日发表作品成果,并与到场的保存者与观摩的左营高中一起分享。
「传忆.传艺──高雄市无形文化资产保存者」课程共执行二期,邀请永兴乐皮影剧团(皮影戏)、陈嬿朱(南管)、冯进兴(传统彩绘)、鼓山地岳殿吉胜堂(八家将)、美浓客家八音团(客家八音)、陈志良(糊纸)、锦飞凤傀儡戏团(傀儡戏)、苏荣仁(传统彩绘)等八组保存者,分享艺师习艺到传习的生命歷程。雄女学生以新世代观点融会保存者访谈内容,将保存者转化成可爱、生动的二次元角色,一方面传递该文化的意义和文化底蕴,同时传达保存者对技艺的热情与使命。
高雄女中校长郑文仪在成果发表会上表示对于学生的作品感到惊艷,提到课程除了结合新课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要发动者,训练发现问题、逻辑推理、沟通表达之外,更与社区结合近距离与艺师保存者互动,未来期盼和左营高中有跨校合作机会。
左营高中图书馆主任洪亲慧提到左中课程是两校都是地方学的课程,左中课程是校订课程,已执行五年,秉持走踏地方感受土地生命力,期待两校学生互相观摩与学习,认识彼此。
高雄女中指导老师刘癸蓉指出,在这过程中感受到同学们的用心和付出,感谢高史博藉由馆学合作让大家更加认识高雄文化。雄女学生则觉得透过这次课程不仅对高雄无形文化有更多认识,也因此想要进一步了解并引以为傲,很谢谢艺师们用心分享,传承珍贵的传统文化。而保存者对成果十分感动,认为同学们不只清楚地讲解与诠释各个传统文化,更透过她们的视角呼吁传承的重要性,皆认同这是很有意义的课程。
高史博代理馆长李旭骐表示,高雄市无形文化资产及文化资产保存技术已登录37项47位保存者,期许高史博作为大眾认识高雄城市的窗口,不仅典藏文物、推广高雄学,更持续搜集高雄常民故事,藉由高史博九场馆、大高雄歷史常设展、高雄文献中心及各类型线上资源,提供全体市民、各级学校与社区单位运用。邀请大家在新的一年走进高史博,亲近大高雄歷史。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