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指出,中方在电动汽车开发方面的激烈竞争催生出了更精密的雷射雷达,它可以作为自动驾驶的「眼睛」。雷射雷达系统通过发射雷射束,高精度测量它与周围物体之间的距离。测量车距等辅助驾驶功能大多採用摄影镜头和传统雷达。雷射雷达则是更先进的技术版本,被视为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京专利分析公司Patent Result的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大陆公司已经提交了25,957项相关专利申请,而美国公司为18,821项,日本公司为13,939项。从单个公司来看,德国博世拥有最多的专利申请,其次是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电装。中国的速腾聚创、禾赛科技分列位居第四和第五。自2015年以来,这两家中国公司的专利申请数量急剧增加。

根据法国研究公司Yole的数据,2022年,禾赛科技以47%的市场份额引领汽车雷射雷达市场。雷射雷达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用于完全自动驾驶,另一种用于辅助驾驶。禾赛科技在全自动驾驶所使用的雷射雷达领域实力强劲,但是这种技术的单位成本很高。该公司为通用汽车旗下自动驾驶业务Cruise和中国的百度提供服务。

速腾聚创则擅长较便宜的辅助驾驶雷射雷达,该公司在2022年交付了5.7万个雷射雷达,销量持续走高。浙江吉利集团控股和小鹏汽车等中国汽车制造商已决定採用该产品。

日本东北大学专攻机器人技术的教授田中秀治(Shuji Tanaka)表示:「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掌握了高水平技术,未来几年将成为全球雷射雷达市场的推动力。」

例如,小鹏推出了一款配备了两个速腾聚创雷射雷达单元的电动汽车。除了高速公路之外,这种雷射雷达还可以在普通道路上提供增强版辅助驾驶功能。Yole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至2025年期间,将有100多款配备雷射雷达的车型在中国大陆市场推出。

日美落后

在日本、美国和欧洲,配备雷射雷达的车辆要少得多。这是因为,这里的汽车制造商都把精力集中在了电动汽车开发上,在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上落后了。

因此,日本、美国和欧洲的雷射雷达开发商正在苦苦挣扎。博世最近决定停止雷射雷达的开发,并计划将开发资源转移到其他需求较高的传感器上,其中包括用于二级自动驾驶的无线电波雷达,这需要驾驶员持续监控汽车驾驶。

#雷射雷达 #开发 #自动驾驶 #中国 #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