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团队在三大知名瓶装水品牌中验出数十万个塑胶微粒,比过去已知的数据高出10倍至百倍,专家警告,当中的奈米塑胶微粒小到能进入人体细胞,建议民眾以玻璃或不锈钢容器喝水。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利用新技术,检测全美三大知名瓶装水品牌的塑胶微粒含量,每公升竟验出11万至37万个塑胶碎片,当中90%为奈米塑胶微粒(nanoplastics),其余为塑胶微粒(microplastics)。
研究共同作者、哥大环境化学家顏备战(Beizhan Yan)表示,这项新技术实际上能够验出数百万个奈米颗粒,这些奈米颗粒包含团队研究的7种塑胶类形以外的无机奈米颗粒、有机颗粒等。
这份研究已于8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研究作者拒绝透露检验哪三大瓶装水品牌,因为他们认为所有瓶装水都含有奈米塑胶微粒,只列出热门品牌名称可能不公平。
事实上哥大的研究成果较2018年的一份相似研究高出10倍至100倍。当年宾州州立大学伊利比伦德学院(Penn State Behrend)永续发展主任梅森(Sherri “Sam” Mason)与团队检验9国的11种瓶装水品牌,检测出93%样本中有塑胶微粒,当中平均每公升样本中验出10个比头髮还粗的塑胶微粒、300个较小的微粒,不过当时的技术还无法验出奈米微粒,因此梅森大讚哥大的研究是「开创性」实验。
梅森强调,哥大研究强化了专家长久以来的建议,也就是以玻璃瓶或不锈钢容器喝水,这项建议也适用于用塑胶盛装的食物及饮料。
她说:「人们不相信塑胶会脱落,但它们确实会,就像我们的皮肤细胞会不断脱落一样,塑胶也会不断掉落小碎片,例如当你打开超市沙拉或起司的塑胶容器时。」
报导指出,专家们表示,奈米塑胶是对人类健康来说,最令人忧心的塑胶污染类型,因为这些微小颗粒能够入侵主要器官的细胞及组织,可能中断细胞生长过程,囤积能干扰内分泌的化学物质,例如双酚、重金属、全氟/多氟烷基物质(PFAS)等。
梅森说这些化学物质可能被带进肝臟、肾臟、大脑,甚至透过胎盘,传给母体内的胎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