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处长陈璧君19日到锺进权师傅家张贴红榜,县议员廖伟晴、前肉品市场公司董事长锺任明、七崁武术文教基金会董事长丁振源都到场致贺。(周丽兰摄)
文观处长陈璧君19日到锺进权师傅家张贴红榜,县议员廖伟晴、前肉品市场公司董事长锺任明、七崁武术文教基金会董事长丁振源都到场致贺。(周丽兰摄)
蔡尔容综合父祖辈的技法并参阅古籍,运用传统竹纤维纸与麵粉糊浆为材料,研发出纸塑神像技法。(云林县府文观处提供)
蔡尔容综合父祖辈的技法并参阅古籍,运用传统竹纤维纸与麵粉糊浆为材料,研发出纸塑神像技法。(云林县府文观处提供)
云林县五联境如性振玄堂民俗发展协会保存的「笨港如性振玄堂八家将」文化资产,在脸谱、帽子、服装、道具、阵式与肢体动作能秉持传统精神。(云林县政府文观处提供)
云林县五联境如性振玄堂民俗发展协会保存的「笨港如性振玄堂八家将」文化资产,在脸谱、帽子、服装、道具、阵式与肢体动作能秉持传统精神。(云林县政府文观处提供)
锺进权3年前受西螺七崁武术文教基金会之邀,开始进入几所国小,执行文化部艺术入校艺童作阵弄狮头计画,退休校长林宜廷担任讲解者,他与徒弟负责实作。(西螺七崁武术文教基金会提供)
锺进权3年前受西螺七崁武术文教基金会之邀,开始进入几所国小,执行文化部艺术入校艺童作阵弄狮头计画,退休校长林宜廷担任讲解者,他与徒弟负责实作。(西螺七崁武术文教基金会提供)

云林县新增3项无形文化资产保存者,分别是西螺锺进权的「狮头制作」、北港蔡尔荣的「纸塑神像」、笨港如性振玄堂的「八家将」等3项无形文化资产。

龙凤狮阵是云林县的重要传统表演艺术,狮头是重要表演道具,当代狮头大多是玻璃纤维做成,家住西螺镇的锺进权,维持用纸糊翻模做出儿时所见过的西螺七崁武术狮头。

锺进权现年70多岁,10岁左右目睹阿公的朋友「丰荣师」揉黏土做狮头模型,接着贴上8到10层纸,纸乾之后就能变成模,接着进行彩绘、装饰,他依样摹拟一辈子,做过无数狮头。

锺进权3年前受西螺七崁武术文教基金会之邀,开始进入几所国小,执行文化部艺术入校艺童作阵弄狮头计画,退休校长林宜廷担任讲解者,他与徒弟负责实作。

县议员、前西螺七崁武术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李明哲表示,用黏土及纸糊做狮头估计有百年歷史,锺师傅手做的青头火焰狮非常威武,也非常感谢龙狮制作技术保存者吴登兴慧眼识英雄,鼓励基金会为锺师傅申请登录云林县文化资产保存技术保存者。

文观处长陈璧君19日到锺进权师傅家张贴红榜,县议员廖伟晴、前肉品市场公司董事长锺任明、七崁武术文教基金会董事长丁振源都到场致贺。

锺进权表示感到很高兴,很感谢李明哲议员协助,如果有人要学,他都会教。

蔡尔容艺师一家三代从事神偶或偶头制作相关工艺,其祖父从事布袋戏偶头雕刻,其父发展纸塑绢身神像技法,蔡尔容综合父祖辈的技法并参阅古籍,运用传统竹纤维纸与麵粉糊浆为材料,研发出纸塑神像技法。

云林县五联境如性振玄堂民俗发展协会保存的「笨港如性振玄堂八家将」文化资产,出阵时机以北港朝天宫迎妈祖遶境为主,在脸谱、帽子、服装、道具、阵式与肢体动作能秉持传统精神。

#无形文化资产 #云林 #纸糊狮头 #纸塑神像 #八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