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委员会国家海洋研究院23日宣布推出「全海域基础生态调查环境DNA」资料集,即日起发布于国家海洋资料库及共享平台(NODASS),这是国内在海洋研究领域的一里程碑。
透过应用环境DNA技术,该院成功搜集了台湾全海域超过100个测站的海洋环境DNA基因检测资讯,分析产出微生物、真核生物和鱼类等3大生物类群的种类组成。
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又称为eDNA,是指生物遗留到环境中的DNA,来源可能是自然脱落的皮屑或鳞片,这项技术可让科学家在避免过度干扰自然生态下,从一杯海水即可获得从微生物到大型海洋动物,甚至是有躲藏习性的生物基因序列,进而推估曾存在于环境中的生物物种。
此将有助于科学家深入探讨海洋物种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分布情况,可应用于侦测外来种等关注生物的踪迹,同时促进对海洋资源的有效管理与保护。
国海院院长陈建宏说,在2023至2026做的全海域基础调查包含水文、地形底质和生态调查等多项工作,所有这些宝贵的海洋资料将被整合到NODASS平台,为海洋科学的进阶应用提供强大的基础。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