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农民将农地租给光电业「种电」,发生不少争议。但有能源意者投资,在花莲县吉安乡租用1公顷土地,建置温室栽种作物,并盖上光电板,让农业结合绿能,每年可发电约90万度,今天举办发表会,吸引农会以及农民前往观摩,县长徐榛蔚表达支持,盼中央政策性推动。
花莲县内第一座「温室及植物环控栽培设施附属绿能设施」位于吉安乡光华村,由齐威能源转投资的宾威能源租下1公顷农地,投入5000多万元建置温室,扣除办公厅舍、处理场、冷冻冷藏等空间,种植面积约7分地,现规画5个种植区域,委托花莲县绿能农业生产合作社负责种植,依日照不同,种植适合光照的作物,有木瓜、水果玉米及莴苣、萝蔓、百香果、秀香辣椒、小番茄等20多种作物。
齐威能源副总经理洪国提到,因应花莲颱风、地震等特性,温室以预铸式方型基桩作点状式建构,并符合建构绿能设施结构需求,强度远高于一般的传统温室和地面营农型建构方式。另外,设施以智慧自动喷灌系统为特色,可透过手机远端控制灌溉,让作物有更好的生长环境。
洪国在进一步指出,考量日照,不能将温室顶部铺满光电板,与地面型光电场相比,发电量仅约6成,但光电板架在温室顶部较高,发电效率略优于地面型,以吉安场1公顷面积估算,一年发电量约90万度,不仅提供绿电,期望造福农民,吸引青年留乡参与有机农业发展,解决小农经济困境的策略,也着重于农业永续发展。
吉安场温室区域委由花莲绿能农业合作社栽种,理事长林胜宏说,去年9月开始耕作,一直在观察作物生长情形,发现收成不错,「种什么长什么」,近日寒流来袭,作物在温室环境受到低温影响也减少,未来也会请求改良场提供技术协助。
县长徐榛蔚、行政院东办副执行长郭应义、寿丰乡长曾淑懿、吉安乡农会总干事张德奇,以及多位农友到场参观,认为是适合在花莲推广的合作模式;徐榛蔚也说,这是融合现代科技、绿能与农业的最佳范例,为花莲的农业带给崭新的展望,县府支持这种模式,盼能获中央政策性推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