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年长者有手脚僵硬、四肢血液循环不佳的问题,可能到药局购买银杏叶药品使用。食品药物管理署今天公布药品回收资讯,「脑速通膜衣锭」因为缺乏标准品,无法进行安定性试验,启动回收2批号,共2.1万盒,约195.1万锭。
脑速通膜衣锭(卫署药制字第038421号)为指示药品,可由医师、药师或药剂生指示使用,民眾可在药局购得,适应症为末梢血行障碍之辅助治疗。食药署副署长王德原说明,年纪大的病人可能手脚僵硬、肢体运动不顺畅,会使用这类银杏叶药品来改善四肢血液循环。
王德原指出,1月初收到厂商通知,由于缺乏标准品,无法进行安定性试验,因此启动回收作业。依照药品GMP(药品优良制造作业规范)规定,厂商出产的药品须留样,并按计画执行安定性试验。为何没有标准品?原因仍待厂商调查及说明。
本次回收药品批号为2501、2901,共计2万1682盒,约195万1000锭。王德原说,食药署已要求厂商在2个月内、今年2月8日前完成回收作业,并缴交成果报告书及后续预防措施,若未完成上述措施,可依《药事法》裁处20到500万元。
食药署提醒,本次回收的产品皆为2022年制造,原名为「脑速通膜衣锭」,该产品已于2023年2月18日变更中文品名为「泰保寧膜衣锭」。民眾使用药品若有任何疑虑,可洽邻近药局或谘询医师,选用其他适当药品。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