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美国1月30日恢復了有关限制芬太尼原料生产的谈判,两国寻求在此热点问题上重建目前破裂的沟通管道。据美国之音报导,白宫30日发表的会谈纪要中说:「双方强调需要协调执法行动;处理对前体化学品、压片机和制造非法药物相关设备的滥用;打击跨国犯罪组织网络非法融资;并在多边论坛接触。双方代表团进一步讨论了定期分享信息的重要性,以确保对合成药物所构成的动态性的非法威胁有共同的理解。」
美国官员称,这种合成阿片类药物的威力比海洛因强很多倍,在美国引起了成瘾泛滥,每年导致10万人因吸毒过量死亡。
华盛顿指控中国卷入这种非法贸易,这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和中国之间纷争的另一个根源,近年来,两国从贸易到人权以及台湾等各个方面都争执不下。
在11月的一次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拜登同意採取更多合作措施,打击生产芬太尼前体化学品的公司,并切断该行业的融资。
1月30日,由美国国土安全副顾问珍·达斯卡尔(Jen Daskal)率领的华盛顿代表团抵达北京,出席禁毒合作工作组首次会议。陪同她的还有来自美国国务院、财政部、国土安全部和司法部的美国高级官员。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科比(John Kirby)称这次会议是「良好的开始」,他告诉记者,「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他说:「我们的目标是採取具体、可衡量的行动,减少导致大量美国人死亡的前体化学品。」
中国公安部部长王小洪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迎接美国代表团,他表示,中美工作组的成立代表了两国元首去年达成的「重要共识」。他表示,两国的合作再次表明,中美关系是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王小洪表示,希望今后的会晤能够「妥善解决彼此关切,深化执法安全合作,为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达斯卡尔则将华盛顿派出高级别代表团视为美国意图「以全政府方式应对这一全球挑战」的信号。
「零容忍」
美国表示,希望此次会谈「提供一个平台,促进旨在解决非法药物的非法生产、融资和分销问题的持续协调」。习近平在11月与拜登的峰会上承诺打击芬太尼贸易。习近平并表示,中国对芬太尼受害者「深表同情」。
美国缉毒局(DEA)此前将中国描述为「所有贩运到美国的芬太尼相关物质的主要来源」。
去年10月,美国司法部对20多家中国实体和个人实施了制裁,这些实体和个人被指控为许多美国毒品贩运者、暗网供应商、虚拟货币洗钱者和墨西哥犯罪组织的「供应来源」。
北京否认参与了这一致命贸易,宣扬其「零容忍」毒品政策,并坚称这一成瘾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
一位美国官员上周表示,自美中峰会以来,中国已经关闭了一家公司,阻止了一些国际支付,并恢復了有关运输和贩运芬太尼的信息共享。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