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之音报导,美国商务部当地时间2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的美中贸易逆差比上一年减少了近20%。美国对中国大陆产品徵收的关税是导致美中贸易逆差减少的原因之一。美国贸易代表戴琪2月6日在芝加哥大学的一个活动上谈到美中经贸关系时说,关税是一个重要的防御性工具,以平衡中国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带来的优势。
美中贸易逆差大幅下降,全球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美国商务部2月7日说,美中贸易逆差在2023年达到7734亿美元,比2022年下降了近20%,其中美国与中国的货物贸易逆差减少到4272亿美元,是自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从墨西哥购买的商品20年来首次超过了中国大陆。这凸显了全球贸易格局发生的变化以及美中之间加剧的紧张关系对贸易带来的影响。
美国从川普政府时期开始对中国的产品徵收关税,而拜登总统基本上延续了这些关税,同时寻求减少中国在美国的供应链中发挥的作用,转而加强与美国的盟友及伙伴的贸易。
戴琪:关税是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一个工具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2月6日在芝加哥大学政治研究所参加一个炉边谈话时说,针对美中之间的竞争和对抗,以及为这个关系带来更好的平衡的必要性来说,关税是一个工具。
戴琪说,「客观地说,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依靠关税来平衡竞争环境,作为不公平贸易的补救方法。在这个意义上,关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防御工具。它是一个防御性的工具。你试图用关税来平衡那些不公平贸易行为所带来的优势。」
不过戴琪说,她很清楚,围绕美中关税的问题有很多的争论和情绪化的东西,而其实这是管理美中贸易和经济关系中最不有趣的一方面。
戴琪:採取何种攻势策略更重要
在她看来,更有意思的一个问题是,在这场竞争中,美国除了防守之外,还能採取什么攻势?
戴琪说,「我认为,这就是拜登政府真正有别于他人的地方,因为我们在平衡这一关系方面以及在这场全球竞争中採取的进攻策略是通过我们对自身、对我们的基础设施、晶片、科学研究与发展以及我们需要的清洁技术的投资来实现的,从而迎接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并满足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拜登政府上台后採取了与中国大陆进行竞争、投资国内并强化同盟关系的策略来应对中方的挑战。在投资国内方面,拜登总统签署了包括《基础设施法案》、《晶片与科学法案》以及《通膨削减法案》等重大立法。
戴琪表示,美中关系错综复杂,如何管理好全球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系不仅关系到美中两国各自的经济,而且影响到全球经济的前景。她还强调,美中两国既有竞争和对抗,「还有一个需要合作的方面,特别是在那些影响我们所有人的领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