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团」微信公眾号消息,当地时间2月29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融合实验反应炉(ITER)组织与中核集团中核工程牵头的中法联合体,正式签署真空室模组组装契约。这是中国在成功安装「人造太阳」心臟设备之后,再次承担其核心设备的安装任务,中国人将再次为ITER计画顺利推进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核集团副总经理申彦锋表示,协议签署意味着中核集团中核工程牵头的中法联合体已经成为目前ITER专案主机安装的唯一承包商。
国际热核融合实验反应炉计画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大科学工程,承载着人类和平利用核融合能的美好愿望。
地球万物生长所依赖的光和热,源于太阳核融合反应后释放的能量。国际热核融合实验反应炉计画是旨在模拟太阳发光发热的核融合过程,探索受控核融合技术商业化可行性。
国际热核融合实验反应炉是一个能产生大规模核融合反应的托卡马克(Tokamak),被誉为全世界最大的「人造太阳」,由中国与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七方共同实施。
据瞭解,真空室模组组装是目前ITER专案最重要设备在关键路径上的工作,对整个ITER专案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真空室外形像一个甜甜圈,但是由于尺寸巨大,为了便于安装,整个真空室被分成了9个真空室模组,但真空室模组本身也是三层夹心结构,由内到外分别为40度真空室扇段、真空室冷屏和环向场线圈。
本次中标的真空室模组组装工作就像穿衣服一样,将真空室冷屏、环向场线圈在装配大厅集成组装到真空室扇段上,然后再整体吊装到托卡马克炉坑内。真空室模组9个磁区,单独完工交付,9个磁区的计画安装总工期为35个月。
中国于2006年正式签约加入该计画。计画实施以来,中方始终恪守国际承诺,中国企业和科研人员勇挑重担,与国际同行齐心协力,为计画的顺利推进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自2008年以来,中国承担了18个採购包的制造任务,涉及磁体支撑系统、磁体馈线系统、电源系统、辉光放电清洗系统、气体注入系统、可耐受极高温的反应炉炉芯「第一壁」等核心关键组件。
一直以来,中核集团积极参与全球最大「人造太阳」研制相关工作。2019年9月,中核集团中核工程牵头的中法联合体与ITER签订TAC-1安装契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深度参与实验反应炉「心臟」——托卡马克装置核心设备的安装。在契约执行过程中,专案团队始终秉持国际合作精神,实现安全生产,品质总体受控,完成一系列重大里程碑节点,契约履行总体评价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