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政府为落实「幸福友善、老幼共好」城市愿景,市长高虹安实现「生育津贴双倍补助」市政愿景,只要是202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新生儿,其父母之一方连续设籍竹市满1年,即可请领生育津贴,每胎补助3万元,截至今年2月底已有332位家长受惠,许多父母直呼政策超有感。

市长高虹安指出,竹市生育津贴补助额度多年未调整,加上近年物价飞涨,生育成本不断增加,出生人数亦逐年递减。为提高生育率,市府积极争取提高生育津贴补助至3万元,相较全台各县市,竹市补助额度名列前茅且优于邻近新竹县和苗栗县,期望透过政策减缓少子女化现象,让竹市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亲子友善城市。

高虹安表示,市府团队积极推动「0至6岁市府养」政策,包含启动冻卵补助、放宽好孕专车搭乘条件、持续发放育儿津贴及加码托育补助、开办夜间及假日临托、提供准公共化托育人员健检补助、托育人员久任奖金以及公共化教保服务增班等,更完成全市1区1临托目标,让民眾从前期备孕到产后育儿享受全方位的照顾,市府将持续完善各项育儿福利,成为家长们的坚强后盾。

今年生下龙凤胎的林姓夫妻,非常开心能1次拥有1儿1女,凑成「好」字,为让家中2位新成员在农历年前设有户籍,特地至东区户政事务所办理出生登记,同时申请双胞胎生育津贴6万元。

林先生表示,生育津贴加码非常有感,确实减轻新手父母负担,感谢竹市府将政策实现,打造幸福城市。

另1对陈姓夫妻在办理小孩出生登记时还略提到,若宝宝提前出生就能领到中央普发现金6000元,原本觉得有点可惜,不过后来得知竹市生育津贴自今年1月1日起每胎补助提高至3万元,直呼「真的好棒,赚到奶粉钱了」。

民政处长施淑婷指出,依据内政部户政司今年1月统计资料显示,竹市0至14岁人口比率15.83%为全国最高,但出生人数逐年递减,从2018年出生数4019人至2023年出生数仅剩2767人。为提高生育率,市府积极争取提高生育津贴补助,鼓励市民勇于迎接新生命,减缓少子女化现象,营造优质婚育环境。

#新竹市 #幸福友善 #老幼共好 #高虹安 #生育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