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议员施乃如近日接获民眾陈情,指南区的西大路与南大路口以及上班时间往竹科园区的宝山路口、食品路段都严重塞车,但市府却无积极因应作为;市府则表示,经各项改善措施努力下,交通获得初步改善并得到民眾的肯定,未来仍将透过县市整合平台、园县市高峰会携手改善园区交通。
施乃如指出,其服务处接获陈情反映的路段,除了自去年初就陆续获报的西大路与南大路口(回堵至食品路),现在还包含晨峰往西大、宝山路口的食品路段,车流早已严重回堵超过东南街口。
她说,看着尖峰时段的交通就像车流要奔赴兵荒马乱的战场,市府竟还以「竹市交通有效改善,市民大讚」斗大标题,自我肯定主要干道行驶速率提升,旅行时间降低,市民「很有感」的新闻粉饰,是深怕民眾不知道市府团队和市民活在平行宇宙?
施乃如指出,南区各主要道路,包含明湖路、柴桥路尖峰时段道路壅塞、红灯空等的交通效率问题,她曾在议会正式提案,获得前市府交通处允诺将比照延平路引进智慧交通、时制重整,但迄今为止,消息依旧石沉大海。
她呼吁市府,因应环北路、双峰路以及宝山乡明湖路段拓宽可能带来的交通衝击,务必即早评估风险并提出因应计画,积极维护明湖里、高峰里在地市民生活及周边交通服务品质。
市府则表示,园区持续扩张,而道路已达饱和,为改善园区交通,市府持续从打通交通瓶颈及号志时制重整等面向,改善行车效率。
2023年已完成经国路时制重整、高峰路拓宽工程、西大路地下道禁止左右转林森路等措施,加上东科路通车分散介寿路及光復路1段车流等,经各项改善措施努力之下,市区交通获得初步改善并得到民眾的肯定,感谢议员关心市区交通,市府将积极规画,并透过县市整合平台、园县市高峰会等交流会议,持续与园区、新竹县携手改善园区交通。
交通处表示,市长高虹安上任后即成立交通改善小组,并请交通处积极盘点园区交通瓶颈节点,邀交通队共同研议改善方案,同时推动先导公车、桃竹竹苗TPASS、新增低地板电动公车、提高公车司机就业补助等,来改善竹市大眾公共运输环境,多管齐下逐步顺畅车流,期望给民眾更好的园区交通行车体验。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