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台中市早在2012年5月就制定较严格的排放标准,高雄市的管制已落后近12年,经环团多次于研商会争取后,目前的草案中除阻止多项排放标准放宽修恶之外,另外新增了电弧炉之戴奥辛检测频率,从原本的规定最长两年一次修改为一年应检测两次,环团更要求市府强化管制监督改善计画,包括由主管机关公告业者空气污染防制计画、限制防制计画改善期限不得展延,严加稽查业者落实改善,否则将直接适用新标准等,以加速改善空污问题。

高雄市政府自2020年6月1日启动「高雄市钢铁业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之法制程序,期间歷经五次研商公听会,至今尚未完成修法,市民仍要忍受宽松标准下的钢铁业污染。据2022年高雄市统计资料,钢铁设施排放占全高雄市固定污染源排放量,分别为粒状物42%、硫氧化物30%及氮氧化物20%。高雄市钢铁业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如能通过,每年空气污染物的减污效益约有1379公吨(粒状物51公吨、硫氧化物1127公吨及氮氧化物201公吨)。

环团发布共同声明,要求高雄市环保局尽速加严管制钢铁产业的空污、加速汰除无法符合新排放标准的设备,呼吁高雄市政府应整体考量城市发展目标,大刀阔斧改善钢铁业整体的环境污染与碳排问题。

然能否加严管制钢铁业不仅影响空污改善,更考验高雄市政府是否落实2050净零碳排的决心。依环境部2022年公告之温室气体盘查登录资讯(512家纳管事业),高雄市基本金属制造业的温室气体排放仅次于电力及燃气供应业,而中钢是高雄的排放冠军,直接加间接年排放量近2000万公吨CO2e(二氧化碳当量),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台中发电厂。钢铁业若不积极减排,高雄市就难以达成净零目标。

钢铁业高污染、高耗能、高碳排、高耗水等特性,带来沉重的环境负担,民间团体不断要求钢铁业各项空气污染物排放浓度之管制应进一步加严、排放总量应大幅降低。但依歷次研商会内容,中钢公司部份污染源(如三号炼焦炉)至今仍无法符合环保局草案的排放标准,以致新的标准迟迟无法定案。

值得一提的是,经环团多次于研商会争取后,目前的草案中除阻止多项排放标准放宽修恶之外,另外新增了电弧炉之戴奥辛检测频率,从原本的规定最长两年一次修改为一年应检测两次,环团更要求市府强化管制监督改善计画,包括由主管机关公告业者空气污染防制计画、限制防制计画改善期限不得展延,严加稽查业者落实改善,否则将直接适用新标准等,以加速改善空污问题。

#钢铁业 #高雄市 #排放标准 #环团 #空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