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开放民眾参观的基隆灯塔,日前在完成已经废弃且无文资价值的入口处联检站拆除工程后,日前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开放民眾参观。民眾自即日起,可以轻松地走到这个已经有124年歷史的灯塔,遥想基隆港的曾经以及见证现今的繁华。
去年底,完成「市定古蹟基隆灯塔修復再利用工程」,增设公共厕所、休憩平台及史蹟解说站后,基隆灯塔在今年1月10日开放参观,成为航港局第22处开放参观灯塔。不过,因为位于园区入口的联检站已废弃且不具文资价值,经完成文资评估程序后需办理拆除工程,为利工程进行并确保游客安全。
对于不熟悉基隆灯塔的民眾来说,可以利用手中的智慧型手机,扫瞄现场告示牌上的QRCODE,就能够跟着R虚拟导览员「灯塔职人-阿守」的介绍,一同体验灯塔歷史风貌、饱览基隆商港风情及远眺汪洋中的基隆屿。
基隆灯塔其实并不算高,塔高仅有11公尺,灯高40.2公尺。其所坐落的地点位于基隆港西岸,在白米瓮及仙洞之间的万人堆鼻岬角上。之所以叫「万人堆」主要是在清朝时期,仙洞以北的海岸上,海中有无数奇形怪状的礁石,犹如万人立于海中沐浴,也称之为「罗汉岩」。不过现今已经是基隆港西岸的30号码头,当年的景色只能靠想像补全。
西元1899年、日本明治32年,在日籍技师大泽正业主导下,日本在该处建造了基隆灯塔,并且于1900年2月24日竣工、4月1日点灯启用。原本的基隆灯塔是砖砌圆塔,不仅是日治时期完成的第三座灯塔,也是第一座砖造灯塔。
原本的基隆灯塔的四周为截去东、北两直角的六边形平面,做为发电机室及灯器仓库之用,在台湾光復后,一度为海军的瞭望室,1963年将其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构造,呈现出目前所见的整体圆锥形塔身。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