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能使有机发光二极体(英文简称OLED)在手机、电脑及电视等3C产品显示出更明亮、色彩更丰富的效果,台大化学系教授汪根欉与周必泰组成研究团队,开发出全新的「超分子激发错合物」系统,为未来开发低成本、高效率的OLED元件提供全新的方向,极具商业应用潜力。研究成果已于今年1月刊登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
汪根欉表示,目前OLED的制作因需要使用含贵金属的放光材料,导致制作成本高长,也限制了普及率,为此团队採用新策略,利用具有接受电子性质分子,合成设计出一高度对称的「笼状分子」,可透过电子互相作用的超分子,激发错合物系统。
研究团队採取创新策略,利用具有接受电子性质的分,设计并合成出一种高度对称的笼状分子,这个分子的中心空间就像是一个可以容纳积木的笼子,再将具有给出电子性质的分子放入这个笼子中,成功地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超分子激发错合物。
汪根欉提到,传统显示器制程须将金属化合物加热,在真空腔体后汽化沉浸,但过程中9成材料都会被浪费。
汪根欉说,为解决这项问题,研究团队打造系统平台,可让厂商于制程摆脱贵金属,甚至提高元件发光效率,具备商业应用潜力。
周必泰则说,未来希望台湾制作OLED材料的公司能看见团队成果,而OLED确实是国内可发展的领域,也希望政府可以再多多投资。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