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外出最怕被蚊子叮,社群平台疯传一篇文章,呼吁民眾被蚊子吸血时不要拍打,「触角会留在皮肤里干扰人体,可能传播传染病。」对此台湾事实查核中心指出,蚊子吸血刺入人体的是「口针」,不容易断裂在人体内;吸血的蚊子若带有登革热、日本脑炎等病毒,病原体会在蚊子口针刺进人体后,随蚊子的唾液进入人体,跟拍打没有关系。
过去社群平台曾疯传一篇文章,称蚊子吸血时不能拍打,因为触角会留在皮肤里干扰人体,还会传播传染病。台湾事实查核中心澄清此讯息,国立中兴大学昆虫学系教授杜武俊表示,蚊子刺入人体的是口针,不是触角,拍打正在吸血的蚊子,牠的口针也会跟着拔出来,虽然口针有可能因角度或力道关系断裂在人体内,但不影响健康。
杜武俊表示,吸血的蚊子若体内带有登革热、日本脑炎、屈公病、疟疾等传染性病原,该病原体会在蚊子口针刺进人体后,随蚊子的唾液进入人体,这时候打不打蚊子都没有差异。
杜武俊说,被蚊子叮时不会知道牠有没有带传染病,根本解决之道还是要随时做好环境管理,避免蚊虫孳生;同时做好个人保护,避免被蚊虫叮咬。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