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怕中风与心肌梗塞。心臟内科师洪惠风表示,台大研究显示,血压控制在130毫米汞柱以下者,会比血压在130~150毫米汞柱者,减少3分之1中风与心肌梗塞发生率,而血压计选择有2个重点,一是手臂式会比手腕式血压计准,二是脉带要符合上臂宽度,若脉带不够长,量出来的血压会偏高。

新光医院心臟内科医师洪惠风上「健康晚点名」节目中指出,2019年台大心臟内科教授王宗道曾与大陆合作一项血压与中风、心肌梗塞与心臟病关联性研究,以60到80岁长者为对象,将其区为两组,第1组是血压在130毫米汞柱以下者,第2组是血压在130至150毫米汞柱者。

洪惠风说,研究观察了3年多,发现第1组血压较低组比第2组血压较高组,减少了3分之1中风、3分之1心肌梗塞与4分之1心臟病机会,「血压较低组大胜」,证明控制好血压,对预防中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都有帮助。

洪惠风说,要控制好血压,得天天量血压,首先先选好血压计,选血压计有2个重点,一是手臂式会比手腕式血压计准,二是脉带要符合上臂宽度,若是像网红馆长,上臂较粗壮者,脉带就要选长一点的,脉带不够长,量出来的血压会偏高、不准。

洪惠风说,要量哪一只手的血压也很重要,若两只手的血压不一样,要以高的那只手为准,可先进行7天测试,今天量左手、明天量右手,后天用量左手,以此类推,哪只手先取得4次较高,以后就以量这只手的血压为准。

国健署在官网指,高血压患者应牢记「722」量血压密码,「7」连续7天量测、「2」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两遍,透过「定期量测」清楚掌握血压变化状况,是做好血压管理的重要关键。

#高血压 #血压计 #心肌梗塞 #中风 #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