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剀剀案震惊社会,外界关注如何退场不适任托育人员,民进党台北市议员陈贤蔚28日邀集民间团体以及公部门共同研拟退场机制;民间团体建议未来空手保母可先至托婴中心培训、累积经验,台北市社会局则直言目前汰除不适任托育人员无法源依据,但可先从退准公托待遇下手,陈贤蔚则认为可先建置保母评鑑平台,让家长更清楚保母的状况。

中华孕婴童教保联合总会长蒋叔融认为,对托育环境感到安心是现今家长选择送托管道之关键原因,应鼓励居家保母于住家比照机构加设监视器,另外也应提供保母更多关怀资源,可有效缓和工时长、压力大所带来之心理压力。

她指出,过去曾建议空手保母应先在托婴中心工作,适应现今的婴幼儿照顾手法,不过卫服部社家署不採纳,但如今家长更倾向把孩子送到有监视器、管理透明化的托婴中心,未来新手保母只会越来越多,建议北市社会局可将空手保母送至托婴中心培训、实习。

台北市托婴协会理事长武筠嘉则说,目前疑似不适任保母实际上因从业人力严重不足,增加各机沟汰换困难,而保母如持续累积工作不满压力,恐怕会于情绪爆发时酿成大错,因此适时纾压之教学课程及管道皆相当重要。

彭婉如文教基金会也分享在第一线观察到的不适任案例,有名保母频频发生受托婴儿受伤,包括脑伤、骨折、瘀青等,虽然基金会认为该保母不适任,但基金会只是承办单位无法裁处,只要非大错、非儿虐就不会被退场,建议社会局的保母记点机制採累计制,汰除不适任保母。

陈贤蔚表示,0至2岁幼童托育环境健全与否不只攸关维护幼童安全、降低父母养育压力及保障保母就业权益,应儘速建立市民朋友及各机构业者可查询保母完整资讯的网路平台,以鼓励方式要求保母「装设监视录影器,定期揭露其托育环境资讯」,「进修法令须知、情绪管理等课程资讯」、「个人健康资讯」等,及执业期间遭社会局处分的累积违规记点等,有利于民眾寻找合适保母之资讯。

社会局副局长郑文惠表示,汰换不适任保母、要求无经验保母进行实习等,仍须有法源依据,不过目前可以先以退准公托、减少补助为汰除手段,但如何增加保母人力、加强居家保母执业前访谈的功效、改善违规记点机制、设置保母推荐平台、提供保母相关服务资源等,将偕同权责机关进行研议,持续精进台北市目前的托育环境。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有家暴事件请拨打113保护专线。

#台北市 #社会局 #托婴中心 #剀剀案 #保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