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银行公会所提案拟将游戏点数、钱包储值、电子礼券等三大类信用卡消费,延后24小时才生效,已引发电支业者「炸锅」,业者认为应规范社群媒体和电信业者,而不是让金融业设立更多验证机制造成使用者不便,甚至可能会因此降低使用意愿。
林志吉指出,据银行公会调查,诈骗集团通常利用可以「快速移转、变现性高」的消费来进行诈骗,因此集中在「游戏点数、钱包储值、电子礼券」等三大类信用卡消费,银行公会在本周一已提案给金管会,认为这三种消费未来若金额超过3千元就要延后24小时才生效,且建议三个月调整期。
林志吉指出,现在信用卡本就有预防小额盗刷机制,一定金额下免签名,因为金额小、风险可控,假设是诈骗对民眾影响轻度,金管会会从「民眾财务损失风控、民眾便利性」二方面,会平衡来考量,如金额订得高,财损高,便利性低,如果订百元为门槛,导致每笔交易都受影响,这也不是金管会打诈的初衷,会再看以往交易平均金额多少,减少对民眾不便的影响。
林志吉指出,其实就算现在没有一致性做法,发卡银行对持卡人消费仍有一定的控管,比如说,这个持卡人从来没有在相关网站买点数、或从来没有在相关时间点做过储值,跟以往消费行为不同,发卡端就可做风险控管。可能不会用延后来控管,可能用金额、照会等方式来控管,未来会併同「实施对象范围、延后时间、金额」一併考量,必要时会开会讨论邀集可能参与者,包括:收单行、发卡行。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