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县71岁老翁是B型肝炎病人,因最近出现右上腹间歇性钝痛、食欲不佳、粪便呈轻度黏稠状、茶色尿液、及全身外观逐渐变黄等症状,而到医院就医,经检查发现其胆管被疑似肿瘤的物体阻塞住,导致引起黄疸问题。医师以内视镜逆行性胰胆管摄影术,进行胆道支架置入术,顺利改善黄疸状况后,病人进一步接受手术治疗,经切片确认为慢性胆管炎合併相关硬化性胆管炎,后续顺利恢復并持续于门诊追踪。
大千综合医院肝胆肠胃科医师李斯凯表示,当血液中红血球代谢后的产物-胆红素,经由肝臟代谢后会进入胆道,再排入肠道随粪便排泄出去,这段过程若出现问题,让胆红素无法顺利排出体外,便会在体内引发黄疸。
因此,要缓解黄疸问题,必须先找出引起的原因为何。而黄疸发生的可能原因包含因感染或药物引起溶血,导致胆红素制造过多而无法排出;严重肝炎让肝细胞受损,使得胆红素无法顺利排出;胆道因结石或肿瘤引起胆道阻塞,影响胆红素排泄。
李医师说,由于黄疸发生的原因不同,表现出的症状也会有所差异。肝炎病人会有噁心、食欲不振、倦怠等状况;胆道结石则可能有发烧、右上腹疼痛、感染等问题;若是因肿瘤引起,则会合併明显的体重减轻情形。透过症状及检查找出病因后,才能对症下药或安排手术治疗。
李斯凯表示,黄疸可说是身体异常的一种警讯,当皮肤异常呈现黄褐色或眼白变黄时,切不可轻忽,一定要及早就医,找出疾病发生的原因。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