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民政部近日发布2024年第1季民政统计资料显示,第1季大陆全国结婚登记数为196.9万对,较2023年同期的214.7万对减少17.8万对、降幅明显,大陆专家认为,这表明疫情后的补偿效应已逐渐消退,预计2024年全年结婚登记将持续下降。但第1季离婚登记也从去年同期64.1万对降至57.3万对,减少6.8万对。

根据界面新闻报导,在人口负成长、老龄化、少子化的背景下,大陆结婚登记数的变化不时引发热议。长期追踪结婚登记数据的大陆人口学专家何亚福表示,受育龄人口减少影响,大陆结婚登记数从2013年达到高峰之后,连续9年持续下降,虽然2023年因疫情结束后的补偿性登记而有所回升。但看到今年第1季登记数再较去年同期下降,显示补偿效应已逐渐消退,预计2024全年结婚登记将持续下降。

何亚福指出,2023年结婚登记数从上一年的683.5万对,上升到768万对,主要原因是受2020到2022年的疫情影响,许多年轻人推迟到2023年结婚。但因人口年龄的结构性问题,结婚登记数下降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今年第1季数据再度呈现下滑,进一步验证了这一趋势。

何亚福分析,原因首先是年轻人数量下降,大陆「80后」、「90后」、「00后」的存活人口分别为2.15亿、1.78亿、1.55亿。其次是适婚人口性别比失衡,20至40岁男性人口比女性多了1752万人。这些结构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陆未来人口形势的发展。

此外,初婚年龄推迟也是重要原因。根据人口普查资料,2010年大陆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为25.75岁,女性为24岁;2020年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上升到29.38岁,女性上升到27.95岁。

同时结婚成本过高,经济压力过大,以及婚育观念的改变,也在影响人们的婚育行为。当今社会,买房已经成为很多人结婚的必备条件之一,部分大城市的房价早已超出普通工薪阶层的经济承受能力。在部分农村地区,天价彩礼导致很多年轻男青年结不起婚。

#结婚登记 #大陆 #第1季 #8万对 #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