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遏止酒驾,去年6月底起酒精浓度超过0.25mg/l以上,警方将当场拆车牌扣牌。台北市议员陈怡君发现,「酒后驾车」、「移送法办」、「扣车」、「累犯」、「拒绝酒测」等样态人数均不减反增,且有年轻化趋势。她认为,应从医疗角度看待酒驾者。台北市警局交通大队回应,今年截至5月取缔件数较去年同期减少,会定期分析酒驾热时、热点以精准执法。
台北市警局统计,「酒后驾车件数」2021年3422件、2022年为4,484件、去年5896件;「移送法办件数」2021年1974件、2022年为2544件、去年为3403件;「扣车数」2021年3180件、2022年为4135件、去年5622件;「累犯人数」2021年74人、2022年为96人、去年152人;「拒绝酒测」2021年292人、2022年为407人、去年为499人。
陈怡君指出,2021年至今,「酒后驾车」、「移送法办」、「扣车」、「累犯」和「拒绝酒测」样态的人数不减反增,且酒驾年龄相对下降,2021年41至50岁为最高取缔人数869人、其次为18至30岁807人,2022年18至30岁为最高取缔人数1041人,去年18至30岁为最高取缔人数1415人,令人十分担忧。
她要求,酒驾年轻化趋势可见政府在宣传酒驾不力外,儘管政府对酒驾累犯祭出重罚并公布酒驾者的照片,也无法有效吓阻酒驾,应考虑从医疗角度看待酒驾者,给予法律上应尽的罚则,并提供酒精成瘾者积极的医疗行为,在酒驾违法当下提供医疗资讯。
台北市警局交通大队执法组长黄建盛说明,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至5月取缔「酒后驾车」2112件、减少173件,「移送法办」1054件、减少260件,「拒绝酒测」211件、少3件。
黄建盛强调,将透过多元管道宣导防制酒驾观念,持续加强取缔外,也结合跨局处力量共同防制酒后驾车,并要求各分局定期分析酒驾热时、热点及规画勤务精准执法,并滚动式检讨调整酒测勤务地点,避免民眾规避酒测拦检。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饮酒过量,有碍健康。酒后不开车,安全有保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