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纸本刊物渐渐朝数位化转型,而台中市府1年出版多达37种纸本刊物,去年光印刷成本及发送费用就高达约1335万元,台中市议员陈俞融23日批,多数出版品都是为宣传市政,少有人看,是浪费公帑,应推动电子化。中市府表示,目前同步推动纸本、数位,未来会参考议员的建议。

陈俞融23日指出,市府透过各种出版品来推广市政和提供资讯,各局处的出版品高达37种,去年光是印刷成本及发送费用就已高达约1335万元,数字不容忽视。因多数市民根本不会特地去阅读这些出版物,意味着大量的资源可能被浪费,有浪费公帑之嫌,认为市府有必要重新评估纸本出版品的角色和价值。

陈俞融举例,新闻局出版的《漾台中》1年的印制量达到20万本,而印刷成本和发送费用高达510万元,建设局的《建设大台中》1年则要花费127万多元,但内容皆是宣传市政,质疑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多的纸本出版品?

她建议,市府应减少纸刊物数量,并推动电子出版,不仅可节省成本,还能提高资讯的可达性和方便性,亦展现对环保的承诺。比如《建设大台中》和《台中新闻双月报》等宣传性质刊物,可通过Line等官方管道推送等电子化行为更有效地传播,节省成本外也能及时更新、广泛传播。

陈俞融亦建议各局处,在官方网站建立出版专区,市民可更方便地查阅资讯,也可提高透明度、加强与市民互动,确保公共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韩姓民眾说,政府有所政绩值得鼓励,但平时确实较少阅读市府刊物,拿到手上可能翻几页就变成垃圾了,精美成册的刊物要拿来便当还要一页页撕掉,一来不舍二来也麻烦,不如把预算用来实际推动社会福利或是建设,让政绩在民眾能实际看到、吃到、用到的地方展现。

中市府表示,考量民眾不同的阅读习惯,市府除了制作纸本宣传品外,刊物内容也同步上架官网、粉专、line等数位媒介,进行更多元与广泛传播,议员的建议未来将纳入研议参考。

#纸本刊物 #电子化 #台中 #出版品 #数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