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福部台中医院上周五(6月21日)当日接获1名30多岁工地工人因户外工作2小时热伤害送医个案。(冯惠宜摄)
卫福部台中医院上周五(6月21日)当日接获1名30多岁工地工人因户外工作2小时热伤害送医个案。(冯惠宜摄)

全台飙高温各地频传中暑、热伤害意外,卫福部台中医院夏至(6月21日)当日接获1名30多岁工地工人因户外工作2小时竟脸色惨白、头晕、四肢无力紧急送医抢救,到院1测体温已飙到达38度,幸打完点滴后体温才下降。医师指称近日热伤害就医人次增加,呼吁民眾11点到2点减少户外活动,户外工作者也应做好防晒、补充水分。

该名工人上周五(6月21日)近午时分被送到台中医院急诊,患者体温飙到38度,脸色发白,还自诉头晕、四肢无力,急诊室主任陈莉玮表示,经检查评估后疑是高温造成热伤害,给予点滴输液加上请患者补充水分、休息后体温下降。

陈莉玮也说,端午连续假期后,开始进入夏季天气,根据卫福部疾管署「即时疫情监测及预警系统」通报急诊就医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以来,热伤害就诊人次累计达537人,分别比去年2023年的483人、2022年的355人都还要高,今年6月截至16日,已经有124人因热伤害就诊。

而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急诊室副主任施宏谋也说,从夏至(6月21日)以后气温明显飙高,该院急诊室连续多日都出现5到10例热到头晕、不适挂急诊病号,诊断都偏向是高温造成的热伤害,患者给予输液、补充水分,并适度降温后症状即缓解。

陈莉玮指出,常见的热伤害包含热痉挛、热昏厥、热衰竭和中暑,其中以中暑为最需要小心的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意识不清且体温超过40°C,最后造成中枢神经异常,若不尽速处理可能会引发休克、心臟衰竭、心跳停止、多重器官衰竭、横纹肌溶解、瀰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致命的併发症,甚至死亡,死亡率约为30%到80%。

施宏谋呼吁,气温持续炎热高温,民眾应避免在上午11时到下午2时做户外活动,如因工作需要也要做好防晒,并适当补充水分,如出现不适,最好到阴凉处休息,补充水份,并进行四肢降温,必要时一定要就医。

#高温 #热伤害 #中暑 #热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