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内政委员会7月4日将审议《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相关修正提案,其中包括提高罢免门槛,绿营痛批是增加人民行使罢免权利的难度,说穿了这是害怕罢免背离民意,更是涉及自肥的作法。对此提案立委许宇甄回应,从过往朝野各党提案情形来看,现行罢免门槛确实偏低,连署乱象更是影响机关信誉,对民主造成不良影响,应检讨现行制度,修復被破坏的民主制度。
许宇甄表示,自从罢免制度门槛下修后,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情况。选举、罢免都是重要的民主工具。选举的核心精神是公平、具积极性,而罢免的核心精神是课责、具报復性。虽说罢免制度可以让民眾有机会下架不适任的公职人员,但必须警惕罢免成为政治斗争的筹码,更不能容忍罢免成为一种政治报復的工具。民主的精髓在于尊重多数人的意志,但当罢免的门槛设定过低时,就可能导致少数人利用罢免来实现私利,进而削弱了民主的根基。
许宇甄说明,罢免制度是定期选举制度下的消极补救措施,民国1994年10月选罢法修正前,通过罢免门槛为三分之一,后来才修正为二分之一;民国2016年11月,民进党全面执政后,将罢免门槛修正为「罢免案投票结果,有效同意票数多于不同意票数,且同意票数达原选举区选举人总数四分之一以上」。而当时选罢法修法时,时任民进党立委尤美女、顾立雄针对罢免门槛修正也有提出修法版本,他们认为罢免权具有破坏性质,为避免罢免权遭滥用而破坏政治稳定,脱离宪政常轨,而当时的罢免门槛二分之一规定又过高,他们两人联合提案将罢免门槛修正回到83年状态,改为达原选举区选举人数三分之一以上同意。
许宇甄认为,现行罢免门槛过低已造成变相鼓励罢免,与民主精神背道而驰,影响民主制度运作的稳定性,造成各区三不五时的出现罢免宣传,甚至报復性操作,不仅影响施政的运行,也使社会长期处于纷扰之中,不利国家团结。现行低门槛的罢免制度,以及罢免连署规范不够严谨,导致有心人可以拿着名册乱抄,加上中选会的不作为,总总缺失加在一起,已为罢免制度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罢免门槛偏低,连署方式过于宽松,已让罢免成为输不起者的报復工具,甚至成为赚钱、换成名的政治游戏,而不是一个严肃的公共事务,损害民主制度的信誉。
许宇甄强调,他提出「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修正草案」是在现有的机制下,修正第75条,增加一年内不得为罢免之提议与连署,让当选的人至少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好好做事;同时也修正第90条,要求罢免的票数要高于当初当选的票数,不能让少数民意否决多数民意;若再补强连署弊端与缺失,可以让罢免成为一个救济选举的严肃程序,而非轻率的行为。下周即将审查该条文,请大家理性看待这次修法,从过往朝野各党提案情形来看,现行罢免门槛确实偏低,连署乱象更是影响机关信誉,对民主造成不良影响,应检讨现行制度,修復被破坏的民主制度。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