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巴黎奥运是史上首次特别为运动员建造「选手村」,当时参赛者仅3000人,也只是木造小屋,赛事结束后就整个铲平。如今相隔100年再战巴黎,参赛人数超过1万,气候比起1个世纪前变得相当极端,法国去年超过5000人死于热伤害,但法国奥会坚持「史上最绿」的奥运,不在选手村提供冷气,只有电风扇。
法国去年遭到热浪袭击,直到9月还一度出现过39度高温,巴黎街头也设有洒水器提供身体过热的市民降温。对于「最绿的奥运」,其他国家似乎不太买帐,目前已知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希腊、丹麦、义大利、澳洲、中华队都会自行准备移动式冷气以保护自家的运动员。
上届东京奥运被称为是「史上最热」,东亚气候的溼度比较高,怕热的ROC选手(俄罗斯)有射箭女将被晒昏,网球名将麦维德夫(Daniil Medvedev)抱怨说「我可能会死」,西班牙芭多莎(Paula Badosa)在女网8强战被烈日晒到弃赛。
巴黎主办方并非全无准备,他们在屋里埋设管线,藉着附近的地热电厂将地下水冷却到4度,再把冰水打到地板里,预计透过「水冷系统」让建筑物降温6至10度(相较于户外温度)。此外每间公寓还有恒温器可以增减2度左右,官方目标是把室温控制在22至26度之间。
一些美国网友批评不该拿运动员的健康做为奥运节能的实验品,也有人质疑自备冷气机反而更浪费电,不如装设中央空调。这次的选手村在帕运结束后不会拆除,将留置做为办公室与住家。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