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安贷款专案自去年8月1日上路以来受惠贷款户到2024年5月底,累计核贷5万7980户,核贷金额约4281亿元,每个月以近500亿持续递增中,随之也助燃房市启动另一波甩尾行情。
房市趋势专家李同荣分析,新青安真正的效益评估,有三种人受益,包括建商余屋出清、售屋者多赚10%利益、买来转租的投资客,但也有一种人深受其害,就是年轻人,没买的望屋兴嘆,买的人为了不到十万元的补助却要多花50万以上,吸收被拉高的房价,等于买或没买屋的年轻人全部沦为受害者。
李同荣进一步指出,新青安上路十个月以来,吸引近6万户以及约4500亿的贷款额度,核贷户占成屋总交易量达两成之多,同时也点燃已经降温的房市,加上今年股市发烧不熄,成屋房价涨幅已达约10%之多,这些超涨的幅度都要购屋者买单,因此推论,新青安虽立意良善,但也引来三成以上假性需求介入,推升房价,致使房市迈入高风险的情况,虽然财政部宣称只发现1700户疑似转租的问题户,但隐藏在租赁黑市中,最少有5倍之多无法稽查,再加上人头户稽查不易,非自住用途的假性需求数量绝对超过二万户,这对市场机制将造成扭曲变形的恶果。
李同荣痛批新青安专案有如新青年安非他命,不自量力的年轻人将浸淫在5年宽限期的甜头上踏入可能成为房奴的恶梦,而真正刚需自住的年轻人为了三年不到十万元的利息补贴,却被超涨10%的房价狠狠的被迫多付出50万以上的代价,以多付50万却换到低于10万的补助,亏的还是真正自住刚需的年轻人。至于暂时根本没有能力购屋的年轻人而言,高涨的房价更是只能望屋兴嘆。
无论是自不量力投入新青安的年轻人,或是有能力投入新青安的刚需自住的年轻人,抑或是暂时没能力购屋的年轻人,几乎都成为新青安专案的受害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