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地震或风灾都可能会影响到桥梁的安全性,弘光科大智科系教授童建桦近2年与中兴大学、中华顾问工程司合作,在国内重要道路桥梁安装「智慧型多通道应变监测系统」,利用AI边缘运算模式持续进行桥梁结构安全监测,灾后第一时间通报桥梁是否有偏移问题。
弘光科技大学智慧科技应用系教授童建桦9日指出,「智慧型多通道应变监测系统」技术来自于他的国科会研究计画「具边缘运算技术之物联网低耗能智慧应变计的开发与应用」的研究成果。与传统监测系统最大不同的是,团队开发的系统具备边缘运算(Edge Computing)技术,运算过程尽可能靠近资料来源,以减少延迟和频宽使用,且让决策更即时。
童建桦表示,该系统1秒可以捕捉100次桥梁监测资料,累积1天会约有864万笔、1年有近32亿笔,若要将庞大数据传输到云端伺服器进行分析,通讯及伺服器的负担会很大。因次该系统装有晶片与分析处理韧体,可直接在桥梁感测端执行边缘运算,以特殊演算法分析车辆经过对桥梁结构扰动造成的最大应变分布情形,每分钟将分析完成的有效资讯回传至伺服器,大幅降低通讯及伺服器负担。
童建桦指出,团队以多通道动态应变监测结果分析桥梁箱梁结构的中性轴偏移,进而推断桥梁结构是否因外力或材料老劣化造成的强度损失,这项技术已成为全球桥梁结构健康即时监测最先进的技术之一。今年403花莲地震时,有装设系统的桥梁都有将地震造成的应变分析并纪录下来,了解桥梁箱梁结构的中性轴偏移情形,迅速判别安全性。
童建桦说,台湾有2.6万多座桥梁,目前一般养护单位常用目视监测但精准度不够,封桥使用仪器监测又影响交通。智慧型多通道应变监测系统安装简便不用封闭桥梁,监测即时精准,目前国内新建重要道路桥梁设计规画已开始採用这项技术,养护单位发现桥梁疑有安全疑虑也会找团队监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