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县稻米产量全台第1,县府计画处为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益生菌环境友善田」,15日计画处表示经半年实验显示,水稻田加入益生菌后,其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均有明显减量,将寻求企业认养友善田,帮助更多农民投入此计画,未来还可作为碳税,加速净零排放的实现。
云林县政府积极推动净零排放,由计画处成立「低碳永续政策推广小组」,今年初提出「缓解水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策略」,在有机质土壤加入纤维素作为微生素碳源培养益生菌,在大埤乡6区实验田规画「益生菌环境友善田」,进行水稻田温室气体监测,今年上半年已有初步成果。
计画处长李明岳表示,此计画的测量方式为密闭罩盖法,连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气体分析仪,分别计算施用益生菌制剂与未施加的惯行农田,其稻作生长期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并以二氧化碳代表的全球暖化潜势进行估算,便可得到一整个水稻生长期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
李明岳说,计画执行期程共12个月,预计今年1月开始至12月完成所有工作内容,目前已于6月完成云林水稻田春稻的现地量测。施用益生菌的稻田从整地到收割,二氧化碳排放通量都有所下降;甲烷在分药期下降最多;氧化亚氮则以抽穗期下降最多。
李明岳指出,近年来极端气候导致全球农业生产力下降,发展提高产量的农业技术已成各国主要目标,除透过新技术,农民通常採取施用更多肥料或扩大耕种面积,但其过程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量,因此有必要设法因应。「益生菌环境友善田」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将持续研究同时寻求企业认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