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琉球陆蟹栖息环境被环岛公路切割,降海释幼一路困难重重,路杀是最大的伤害。保育志工向大鹏湾国家风景管理处建议,在环岛公路兴建生态廊道,保护自然生态,也可以保障小琉球的观光资产。鹏管处表示,对于陆蟹遭路杀情况,除有多项保护措施,并在路杀频率最高路段找到2处现有横向水沟,研拟作为生态廊道。
小琉球陆蟹繁殖高峰期为农历6至8月,同时也是岛上旅游旺季,陆蟹在非产卵期间栖息在海岸树林间,产卵期间再到珊瑚礁海岸海水中降海释幼。据陆蟹志工统计,从6月6日到7月16日,岛上有1006只陆蟹遭路杀变成「蟹饼」。
保育志工罗家轩表示,小琉球陆蟹、寄居蟹、椰子蟹等海滨生物的海洋栖地与陆地栖地,被环岛公路分隔,不同形式的「生态廊道」已在国内多处设置,且成效显着。例如阳明山国家公园、淡水河生态廊道、新北市三峡河生态廊道、台中市大肚山生态廊道、南投鱼池生态廊道、高雄莲池潭生态廊道、国道3号、国道5号、台26线垦丁香蕉湾路段。
罗家轩说,小琉球富有热带岛屿渡假风情、生态景观与传统文化特色,因此是国内旅游的热门地点之一,观光人次在去年突破百万,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小琉球重要的观光资产,才能继续吸引游客到小琉球。
罗家轩指出,过去不注重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只有直接以人为方式,提升或抑制某种生物的数量,不但事倍功半,且会引起该地区的生态系中,另外一种生物数目消长,甚至是造成生态浩劫,因此应当致力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再让各种生物族群自行发展,取得生态平衡。
鹏管处琉球管理站主任苏瑞芳表示,与志工在路杀频率最高路段落日大道,已找出2处现有横向水沟,经志工长期调查,陆蟹经常出现踪迹,研拟作为生态廊道,琉球站将与道路管理机关办理现勘讨论,而生态廊道后续可做为参考导览人员解说。
苏瑞芳指出,对于陆蟹遭「路杀」,管理处亦有多项改善措施,包括配合志工在陆蟹出没地点,在环岛公路旁设置提醒车速放慢,竖立提醒牌面;在环岛公路美人洞路口,挡土墙面设置护蟹大型喷图,教育游客骑车放慢注意陆蟹;与志工一起沟通民间机车出租店,已徵得多数出租机车业者同意贴上提醒骑车放慢车速、注意陆蟹贴纸。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