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部指出,现在台湾海峡已有360座风机可发出珍贵绿电,不宜抹煞公私部门共同努力结果。
产发署表示,所谓政府开后门也与事实不符,在风场建设如期併网的前提下,如果国内无法提供产业量能,确实符合行政合约上的不可归责情况。至于是否具有足够产业量能,也需要产业公协会出具无产制证明等佐证资料,公部门只能依法行政,不能开后门。至于所谓一年未订原则也不符合事实,产发署早在2022年7月就已邀集离岸风电产业相关公协会,订定认定原则。
能源署说明,趸购费率本就与国产化无关,而是全球在推动离岸风电的常见模式,英国、日本都是如此。我国是出口为主的科技业大国,再生能源已成为重要需求,同时也希望藉此引进国外资金,发展国内制造业能量,未来也可把握风场后续运维商机。
产发署指出,国内风力机及相关零组件、像是机舱罩、鼻锥罩、叶片、水下基础目前都已有商业量产实绩,2018年至今,离岸风电产业制造业已累计产值将超过860亿元,未来仍会持续增加,预估离岸风电2025年5.6 GW目标,整体投资额更将达9,755亿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