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建厂初期所需的滑门砂全部仰赖进口,为能掌握此攸关钢液浇铸成败的关键物料产制技术,中钢早在40多年前开始投入研发,1982年首度开发出硅质滑门砂,并增设工场自行生产,成功取代日本进口砂。随着中钢于1991年成立集团子公司高磁,滑门砂于1999年委由高磁专责生产,因应中钢集团冶炼的钢种逐渐增至4000种以上,以及搭配低碳生产制程更为严谨的冶炼条件,中钢携手高磁持续精进滑门砂配方并建立客制化技术,进而可满足中钢转炉工场、中龙转炉暨电炉厂等不同盛钢桶的需求。中钢集团滑门砂的自主供应率目前已达90%以上,自然开口率更提高逾99%,不但优于目前国际广泛使用的德国进口砂,也成功建立滑门砂国产化约新台币5000万元产值,集团更于2020年至2024年期间创造新台币4000万元之降本效益,近年更成功切入国内其他钢厂供应链,促进台湾钢铁产业提升竞争力。
中钢集团每年约需要2500吨的「滑门砂」,然滑门砂到底是什么?该材料是炼钢浇铸作业前,先用来阻绝钢液接触盛钢桶底部滑板的乾式辅料。中钢炼钢制程中,转炉吹炼产出摄氏1600度的高温钢液,主要利用内衬铺设耐火材料的盛钢桶进行盛装,再由天车吊挂移动至浇铸台,透过盛钢桶底部设置的滑门控制系统来执行浇铸作业,后续再透过连铸机设备生产大钢胚及小钢胚。盛钢桶在装入转炉钢液前,桶内底部的座砖口及流钢嘴须先充填阻隔钢液和滑门板相互接触的乾式辅料-滑门砂,其原理是让滑门砂接触钢液的热面形成致密烧结层,致使钢液无法渗透黏固滑门板,利于浇铸作业时滑门板可顺畅开启,让未烧结的滑门砂落下,钢液也顺势从盛钢桶底部流出,此过程又称为「自然开口」。反之,盛钢桶滑门板开启后如发生钢液未能压破烧结层流出,则整桶钢液必须改採吹氧方式进行开口或重返转炉冶炼,将造成生产延迟与增加额外成本,因此中钢集团每年约使用2500吨的滑门砂虽然量不大,却在集团1600万吨钢液浇铸作业扮演关键角色。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