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40岁女子有过胖问题,抽血检查发现肝指数严重超标,诊断为脂肪性肝炎。进一步探究饮食习惯,她透露,平常正餐都吃得很少,但一定要吃甜食,因为这是其纾压方式。医师就建议女子,三餐应恢復正常,蔬菜、肉、优质蛋白质都要摄取,并把甜点移到饭后吃。后来搭配减重药物及运动,她成功甩肉20公斤,肝指数也回到正常数值。

肝胆肠胃科医师王威迪在《医师好辣》节目上表示,该女子身高165公分,但体重却达90公斤,BMI值已接近严重肥胖。由于一直觉得很累,想说是不是肝出问题而求诊。结果抽血检查发现,她的肝指数GPT竟高达90几(正常值约在30),进一步做B、C型肝炎超音波显示正常,因此诊断为脂肪性肝炎。

王威迪接着说,后续在为女子进行卫教过程中,她坦言,平常都吃很少,可以不吃正餐、不吃饭,但一定要吃甜食,因为这是其重要的纾压来源。他则告诉对方,若真的有心想改善脂肪性肝炎,首要就是饮食调整,建议三餐恢復正常吃,且在均衡饮食的基础上做量的控制,包括蔬菜、肉、优质蛋白质等都要摄取,但可以把甜食移到饭后再吃。

王威迪解释,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等,可以延缓胃的排空,使人比较有饱足感;再来就是其可以增加肠泌素的分泌,从而抑制食欲,就比较不会想额外进食。此时,再去吃甜点,既可以满足口欲,又可以避免过量进食,就不用一直跟意志力对抗。

王威迪表示,后来女子就发现吃甜食的量确实有减少,也因为精致淀粉、糖分摄取变少,时间久了体重就慢慢控制下来,并搭配减重药物、运动等多管齐下,从90公斤降到70公斤,BMI接近正常后,肝指数也就正常了。

#肝指数 #脂肪肝 #减重 #甜点 #进食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