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会今年6、7月调查市售600件猪肉相关食品,仅2件产地标示为美国,质疑「美猪到底去了哪里?」担忧有业者擅改产地标示「洗产地」。食药署回应,2021年至今年7月为止,全国后市场猪肉产地标示共查获97件标示不符规定,均已依《食安法》裁处,裁处金额共计321.6万元。
消基会指出,去年有2家公司涉及将进口的美猪切片后另行包装,并将猪肉产地替换成加拿大或英国,虽然当时已依《食安法》对违规业者开罚,但对于消费者而言,想知道自己吃的猪肉是否经过「洗产地」,只能被动等待政府主管机关公布违规名单,「知」的权利并未获得重视和保障,呼吁政府机关应开放进口猪肉流向资讯,并提供消费者自主查询的管道。
食药署说明,自2021年至今年7月,国产及输入猪肉总净重共计340.7万公吨,其中美国输入占2.8万公吨,占0.8%,均符合卫生标准。依《食安法》规定,输入食品应申请食品输入查验,查验结果符合规定后,始予放行输入。
针对消基会担心猪肉产地标示不明,食药署北区管理中心主任郑维智表示,2021年起与地方政府卫生局合作执行猪肉原料原产地标示稽查计画,截至今年7月已完成查核26万2969件次,查获97件标示不符规定,均已依《食安法》裁处,裁处金额共计321.6万元。26万余件次中,标示美国猪肉者计2461件次,占比为0.9%。
另外,消基会从食药署「猪肉仪表版」发现,2023年以来并未有从义大利进口猪肉的纪录,今年并未有从瑞典进口猪肉的纪录,但该会调查中发现有2家业者的猪肉使用来源标示义大利、1家业者的加热食品猪肉使用来源标示为瑞典。对此郑维智回应,瑞典和义大利猪肉是可以进口的,需要透过实际查察该产品,是原料猪肉或是加工品、制造日期为何,才能进一步确认。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