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9月17日是世界病人安全日,今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度推出病人安全权利宪章,强调病人有意见受重视及参与的权利。总统赖清德上任前,如火如荼筹划健康台湾推动委员会,但病友团体至今仍被排除在外。台湾病友联盟指出,「不是只有人在这里就是参与,而是要促进实质的参与」,谈医疗不能没有病友的声音。

WHO今年首度推出病人安全权利宪章,强调病人有10项基本权利,包含:1.获得及时、有效和适当照护,2.获得安全的医疗保健流程和实践,3.拥有合格且有能力的卫生照护工作者,4.获得安全的医疗产品及其安全合理的使用,5.获得安全可靠的医疗保健设施,6.获得尊严、尊重、非歧视、隐私和保密,7.获得资讯、教育和支援决策,8.获得查阅医疗记录的权利,9.获得听取意见和公平解决的权利,10.获得病人和家属参与的权利。

台湾病友联盟理事长吴鸿来指出,病人和家属参与的权利,是最容易懂,却也最不容易做的事,「参与不是只有人在这里就是参与,而是要促进实质的参与」。过去健康台湾论坛曾在各分区办理,有邀请病友团体,但病友到场却只能听,而不是实质参与,病友的参与并不是现场有人就算,旁听和有发言权、表决权,是不同的状况。

吴鸿来认为,台湾已经是民主社会,任何事情都需要各个利害人一起参与,不会只有少数人,总统担任候选人的期间,就组织了健康台湾推动委员会,如今成为正式的总统,应该纳入各界的声音,病人和民眾都很重要,尤其谈医疗不能没有病人的声音。

今年WHO病人安全口号为「诊断正确,安全相随」,但据统计,健康照护系统中可预防的病人伤害,有16%来自诊断错误,这意味着大多数成年人一生至少遇到一次诊断错误。医改会执行长林雅惠指出,国内不乏病人被误诊罹癌、切除健康器官、看了好几个医师都没发现骨折、中风前兆而延误就医的情况,这与看诊时间越来越短、分科精细化有关。

为避免病人被误诊,林雅惠提出3项建议,首先是政府应扩大整合医疗、家庭医师制度;其次,是落实《医预法》的根本原因分析预防机制;至于病人端,则仰赖卫福部和团体努力提升就医素养,建议民眾找一个长期信赖的医师,以利长期了解健康情况,做出正确诊断。如涉及重大医疗决策,不妨寻求第二专业意见。

#WHO #病人安全权利宪章 #健康台湾 #实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