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高雄前镇的「小炖食室」今年以黑马之姿入选米其林必比登推介名单,老板娘杨育涵除坚持食材选用,更将顾客当成家人熬出深厚情感,杨育涵从摊贩起家一路筑梦最终获国际肯定,让她深感青创补助的重要,她也感谢高市府青年局青创措施相挺。
前镇广西路一处老宅改造社区内的「小炖食室」,前身为台电员工宿舍,推开小小店门,旧宿舍内遗留的古董冷气映入眼帘,「小炖食室」店内有着木质内装,门前还有一片树荫,无论店里店外都散发着復古氛围,惬意的用餐环境,适合等餐稍坐、吃饱走走。
主打五种汤品的「小炖食室」,牛肉汤有清炖及红辣辣两种浓淡口味、整只鸭腿入菜的「当归鸭棒棒」、汤头辣中带甘的「剥皮辣椒蛤蛎鸡」,还有温润暖胃的「黑早冬菇土鸡腿」,搭配主食「卵黄米饭」、「苦茶油麵线」,家常菜色犹如妈妈炖煮充满家的味道。
身为高雄人的老板娘杨育涵与南漂的先生杨庭懿共同经营「小炖食室」,两人原都是西餐底,杨庭懿曾任职义式餐厅,但有感台湾民眾不会天天吃披萨、义大利麵,也或许怀念家乡,想开一间贴近台湾家常滋味的店,让顾客能每周来店里静静品嚐家的味道。
杨育涵表示,因喜欢古文「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希望将生活感融入料理呈现给客户,店里虽由旧宅整修、门店也不大,却能把平凡美味传递出去,创业初衷贴近必比登精神。她也分享,有客人从怀孕时就常来光顾,如今小孩已能在店外跑跳嬉戏,小炖跟着孩子一同成长,备感欣慰,希望以后孩子能骄傲地说「自己是吃小炖长大的」。
杨育涵也坦言,「借钱对年轻人而言是件可怕的事!」创业过程中,还好有青年局青创补助,补贴老屋进驻负担的租金与营业器具,确实减缓不少压力,而青创政策的支持,给了少年创业的头家有迈步前进的动力。
高市府青年局长张以理指出,近来老屋改造经营餐厅的案例频繁,透过青创政策扶植进驻青年,不仅保留旧宅韵味、延续价值,更让平凡美味发扬光大,得到必比登肯定,可谓一举数得。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