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运动后,忙着吃鸡胸肉等蛋白质,想要长肌肉。对此,减重医师萧捷健表示,根据研究,增加肌肉的关键,并不是运动后立刻补充蛋白质,而是全天候总摄取量充足,且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都要摄取,不能偏废。营养师吴宜庭则指运动后缺乏碳水化合物,可能会造成肌肉流失。
萧捷健在脸书粉专PO出影片指出,想增要肌肉量,运动后不一定要马上吃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根据一项发表在「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的研究,运动后只摄取25公克蛋白质的受试者,和额外补充碳水化合物的组别,最后长出来的肌肉差不多。
为什么呢?萧捷健表示,因为蛋白质本身就能有效刺激胰岛素来促进增肌,但这不代表碳水化合物不重要,想要最大化肌肉生长,建议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都要补足。
在蛋白质部分,萧捷健表示,蛋白质摄取量以每一天摄取0.6/公斤体重来计算,例如1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96公克的蛋白质,相当于2片鸡胸肉、1盒豆浆、2颗蛋与1份蛋白粉。
碳水化合物部分,萧捷健表示,1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应摄取3克/公斤体重的碳水化合物,大约相当于3个拳头大小的淀粉,例如米饭或地瓜,所以增加肌肉量的关键不是「运动后立刻补充」,而是全天候总摄取量充足。
营养师吴宜庭在「营养N次方」PO文指出,运动后缺乏碳水化合物(醣类)是会造成肌肉流失的。运动会导致肌肉血管损伤,醣类的补充才能刺激帮助合成的胰岛素分泌,协助血管增生,且运动后摄取足够的醣类可以补充肌肉刚消耗掉的肝醣。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