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的凯米颱风导致多个县市淹水,令类鼻疽疫情创下19年新高。根据气象署预报,中度颱风山陀儿预计在今日中午前后登陆,可能导致多地积水或淹水。疾管署提醒,由于类鼻疽杆菌存在于土壤、水池及积水环境中,预估未来1周~1个月内病例恐上升,民眾颱风天应儘量待在室内,避免开窗,于室内外皆佩戴口罩,避免吸入带有病菌的尘土或水滴。
疾管署副署长罗一钧表示,7月底凯米颱风来袭后,国内共计确诊80例类鼻疽个案,其中13人死亡。引起类鼻疽的类鼻疽杆菌存在于土壤、水池及积水环境中,主要由皮肤伤口接触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污水传染。
罗一钧表示,颱风后的强风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类鼻疽杆菌暴露于地面,更易传播,慢性病患感染后重症机率较高。若此次颱风造成广泛的淹水,将导致土壤、污水、空气中的病菌增多,不只南部,全台都要特别预防,未来1个月都要注意。因类鼻疽的潜伏期介于1周~1个月,预估未来1周病例数将明显上升。
类鼻疽常见病徵包括发烧、头痛、局部肿痛、溃疡、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结肿大,可导致皮肤脓肿、肺炎、脑炎、败血症,需儘速以适当抗生素治疗。疾管署提醒民眾,颱风天应儘量待在室内,避免开窗,建议于室内外皆佩戴口罩,避免吸入空气中带有病菌的尘土或水滴。
疾管署提醒,颱风过后为类鼻疽疫情高峰,民眾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避免皮肤、伤口直接接触或吸入受污染尘土、土壤及污水,降低感染机会。如出现疑似症状时,尤其高风险族群,应儘速就医并告知污水、污泥相关暴露史,以及早诊断获得妥善治疗。医师诊疗遇有疑似个案,应儘速评估给予抗生素治疗并于24小时内通报及採检送验,以利卫生单位採取防治措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