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对牠许愿!随颱风山陀儿消散,「腹斑蛙」悄然出没,齐聚台东县延平乡鸾山一处池塘,奏响秋日鸣曲,「给、给、给」蛙鸣响彻山林。青蛙专家杨懿如表示,腹斑蛙叫声有如应允之意,因此又称「许愿蛙」,有求必「给」。
风雨过后,阳光露脸,延平乡鸾山低海拔山区一片生机勃勃,水塘聚集数只肥硕的青蛙,低调藏身于水草根部,虽然善用保护色掩人耳目,但却群起高调鼓囊唱情歌,发出「给、给、给」的鸣叫声,音色宏亮,尾音悠长。
有青蛙公主之称、东华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学系副教授杨懿如表示,腹斑蛙叫声「 给、给、给」,只要许愿都给,被封为青蛙界「许愿神」,昵称「许愿蛙」。
杨懿如指出,腹斑蛙雄蛙领域性强,雄蛙间会打架争地盘,也用叫声宣告领域,鸣叫时间长。早年腹斑蛙主要分布于山区池塘,近年逐渐往平地扩散,族群量很稳定。
腹斑蛙体长6至7公分,属于中型肥硕的蛙类,其名来自于外型,背部呈棕褐色或灰褐色,鼓膜周围有黑色菱形斑,鸣叫声响亮,咽喉处的鸣囊醒目。
腹斑蛙秋季一展歌艺,民眾笑称「简直是在唱秋(台语嚣张之意)」。事实上腹斑蛙个性亲民,是曝光率相当高的蛙种。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