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常因为工作压力、晚睡等导致生活作息被打乱,容易有皮肤痒等症状;卫福部新营医院中医科医师黄盟珠说,在门诊经常遇到主诉皮肤痒的患者,可能是溼疹、异位性皮肤炎、接触性皮肤炎等,而中医学在分析疾病病因会从「风、寒、暑、溼、燥、火」6个方面去看。

薏苡仁有利水渗溼的功能。(新营医院提供/张毓翎台南传真)
薏苡仁有利水渗溼的功能。(新营医院提供/张毓翎台南传真)

黄盟珠说,自然界中「风」的速度快,皮肤痒的发作可能来得很快很迅速,因此在皮肤痒急性发作的时候,会以「风」来论治;有些皮肤病灶可能会有一些渗出液,就被认为有「溼」;红肿发炎很严重,就是「火」,因此在治疗皮肤痒的患者,中医师会使用疏风解表、清热泻火、袪溼等药物。

当归有养血润燥的功能。(新营医院提供/张毓翎台南传真)
当归有养血润燥的功能。(新营医院提供/张毓翎台南传真)

黄盟珠提到,根据每个人的年龄体质不同,也会适当加一些调整体质的药物,体内溼气重的人使用化溼利水的药物,血虚气弱的人补养气血,阳虚的人补阳,阴虚的人滋阴,往往就有不错的疗效。

她举例,曾遇到一位90岁的瘦小阿婆,皮肤乾燥,有阴虚的表现,气也不足,虽然皮肤红有发炎现象,在清热的同时要注意滋阴补气;40岁的女上班族,体瘦面色较黄,皮肤起白屑,则是血虚,要酌加养血的药物。

黄盟珠建议,体质的调整非一蹴可几,患者需有耐心,注意自身的饮食,少食炸辣重口味等燥热食物,衣物以棉麻宽松柔和为主,再配合医师用药,就能有不错的效果。

#皮肤 #搔痒 #中医 #体质 #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