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长蒋万安宣示今年为交通安全年,并力拚建置实体人行道。台北市议员批评,实体人行道以「条」为单位,连6.6公尺也纳入政绩,实在丢脸至极,且配套措施不足,减少附近住户停车位。台北市交通局回应,完工后将以公尺或公里计算长度,也会找邻近的畸零地或汽车格改为机车格。
民进党议员赵怡翔批评,目前交通局以「条」作为实体人行道的单位,邻近世新大学的6.6公尺、石牌国中附近15公尺的人行道,竟也算成政绩,实在是丢脸至极,应以公尺或公里计算较合理。
国民党议员陈炳甫要求,实体人行道施作、工程较难,花费时间也较久,若实际有难处,应加速改良标线型人行道,在人行道外侧加上栏杆、软杆或缘石等。
民进党议员顏若芳指出,许多老旧社区都没有停车位,机车只能停放于路边,交通局又在老旧社区设置人行道,虽然行人比较好走,但机车却无处停放,只能改至邻近没有人行道的路段停放,导致没有人行道的路段停满机车,要求交通局在建置人行道的同时,也要注意配套措施。
交工处长张建华回覆,目标每年完成20处标线线人行道转实体或实体阻隔人行道,截至9月已完成5处,待完工后计算长度,将单位改为公尺或公里。而若因工程、地势等问题,人行道无法採垫高成实体人行道,也会改以平面式压花地坪加上阻隔式栏杆和缘石因应。
交通局长谢铭鸿也说,社区设置人行道最大困扰是可能影响停车,因此会找邻近找畸零地供车辆停放,或将汽车格改为机车格。此外,也会尝试找里合作「行人优先区」,容许汽机车于6至8公尺宽道路停放,行人可以走在路中间,车辆不得鸣按喇叭且要放慢速度,如此也可解决停车问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