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政府积极落实「交通畅行」施政策略,包括通学步道建置、危险路口改善、安心路平计画等,为守护行人穿越路口安全,目前已将全市原离峰时间闪光或仅时段性运作的号志,皆延长为5至22时运作,更在70处路口设置「行人专用」或「行人早开」时相号志,减少路口事故风险。
代理市长邱臣远表示,市府团队积极守护行人及道路安全,于10月4日宣示启动「守护行人 道安五环」,五环为「危险路口改善」、「安心路平计画」、「通学步道与道安宣导」、「道路工程与号制改善」与「优化大眾运输」。
五环环环相扣,又可建构出4大考核面向,分别是「行人安全性」、「行车安全性」、「交通顺畅性」与「大眾运输便捷性」。其中,延长全市号志路口5至22时3色号志运作就是道安五环中「道路工程与号制改善」一环,以号志调整具体作为,确保行人穿越路口安全性,守护市民安全。
交通处长倪茂荣表示,经分析行人事故多发生于清晨或夜间等天色昏暗时段,且事故多发生于路口,交通处因此于10月底前完成全市原本清晨、日间离峰时段、夜间以闪光号志运作路口,将其调整为5至22时3色号志运作,落实汽机车停让行人,同时也确保驾驶人遵守号志行驶,减少事故发生。
他指出,市区道路位于人、车流较少的地点,过去为了行车效率、避免让驾驶人久候,经民眾陈情及市府评估后,将离峰时间号志设定为闪光运作,但许多驾驶人于闪光路口疏忽,未依闪光红灯停让、或于闪光黄灯减速慢行及停让行人先行,而发生交通事故,为维护行人安全及落实汽机车驾驶人停让,故延长号志运作时间。
交通处表示,全市号志化路口500余处皆已完成设定,仅少数特殊路口因街廓短、储车空间不足,开启运作后,造成车流严重回堵或路口无法净空情形,将研议改善方式后持续推动。
另,市府道安团队积极推动道安五环,多管齐下改善市区交通,10月16日起也推动11处科技执法,包含未停让行人、行驶人行道及闯红灯等。
提醒驾驶人,行经路口无论有无号志皆应停让行人,若未停让行人,依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第44条,最高可处6000元罚锾,也提醒用路人于号志化路口,即使无人、车通行,仍应遵守交通规则,耐心等候勿闯红灯,以免受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